外商投资新动向:中国香港资金增长,绿地投资成新引擎
外商投资新动向:中国香港资金增长,绿地投资成新引擎
2024年以来,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尽管整体FDI增速面临一定压力,但来自中国香港的资金却逆势增长,绿地投资成为重要驱动力。这一新动向反映了外商投资结构的深刻变化,也折射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心。
整体增速放缓,香港资金逆势增长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7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9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6%。这一降幅主要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但仍然处于近十年来的高位。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来自中国香港的资金却逆势增长。2024年1-7月,中国香港实际对华投资增长18.1%,在主要投资来源地中表现亮眼。
中国香港资金占比持续攀升
近年来,中国香港在中国FDI中的占比持续上升。截至2022年,中国FDI资金来源中,中国香港占比超过七成。2020-2022年,这一比例更是高达73%、76%和73%,显著高于疫情前水平。2024年1-7月,中国香港实际对华投资增长18.1%,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最大外资来源地的地位。
这一现象背后,是中国香港作为离岸金融中心的独特优势。中国香港凭借其低税率、融资便利和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成为全球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通道。同时,中国香港也是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重要平台,部分“返程投资”也通过这一渠道实现。
绿地投资成为新亮点
在投资方式上,绿地投资(Greenfield Investment)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绿地投资是指外国投资者在东道国境内,依照东道国法律设立由其拥有全部或部分所有权的企业或资产。与之相对的是跨境并购,即通过取得另一国企业的股份或资产实现控制。
数据显示,2023年RCEP区域绿地投资金额已达2021年的2.2倍,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一趋势在中国市场尤为明显。绿地投资的增长反映了外商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心和战略布局。与跨境并购相比,绿地投资更注重长远发展,通常伴随着新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入,对东道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更为显著。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从行业分布看,外商投资正加速向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聚集。2024年1-7月,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较2023年同期分别提升了2.9和2.6个百分点。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87.5%和43.4%。
这一变化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高度契合。中国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对外资的吸引力正从传统制造业转向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时,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也为外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面对当前的全球经济环境,中国吸引外资既面临挑战,也充满机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并从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商务部表示,将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在放宽外资市场准入、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各类开放平台建设、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可以预期,随着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持续推进,外商投资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总体来看,虽然当前中国吸引外资面临一定压力,但来自中国香港的资金和绿地投资的强劲增长,显示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心。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推进,外商投资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