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安全使用指南:从选购到应急全攻略
充电宝安全使用指南:从选购到应急全攻略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宿舍发生的一场火灾,再次敲响了校园消防安全的警钟。据学校官方通报,这场发生在凌晨的火灾,疑似由充电宝引发。幸运的是,由于学校消防系统的及时响应,火势被迅速控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这一事件,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充电宝虽小,但使用不当,极有可能变成“充电爆”。
如何选购安全的充电宝?
选购充电宝时,首先要关注其容量和标识。根据民航局规定,充电宝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的,无需航空公司批准,可以直接带上飞机;超过100Wh但不超过160Wh的,经航空公司批准后方可携带,且每名旅客不得携带超过两个;严禁携带额定能量超过160Wh的充电宝。此外,充电宝上必须有清晰的标识,显示其额定能量、电压等信息。如果充电宝上没有标明任何参数,将无法通过安检,禁止带上飞机。
在品牌选择上,建议选购像西圣、紫米这样注重安全性能的正规品牌。以西圣PB磁吸充电宝为例,它采用新能源汽车同款电芯,创新Air-DDVT双风道涡流散热设计,配备MPC智能控温算法、NTC控温阵列以及高效的ADCR充放电控制算法,能够实时监测电池状态和环境条件,优化充电电流和电压曲线,从而对充电设备的损害降低96%。此外,西圣PB经过80多道高强度检测,坚持3个30%淘汰原则,从源头上确保了产品的安全性。
充电宝的正确使用方法
避免过充:充电宝充满电后应及时断电,不要长时间处于充电状态。过度充电容易导致电路故障,增加爆炸风险。
控制使用环境温度:充电宝应存放在温度适中、干燥的地方,防止暴晒。其最佳使用温度是0~40℃。不要将充电宝放在被子、盒子等不利于散热的环境,也不要将其置于太阳下等高温区域。
注意物理保护:充电宝的外壳质量至关重要。如果外壳质量不过关,一旦发生挤压、冲击、针刺或磕碰、跌落,内部电路和电芯极易出现短路、电芯漏液等问题,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使用时要轻拿轻放,避免剧烈碰撞。
定期检查,不超期使用:充电宝作为消耗品,在频繁使用中超过可循环使用年限的话,其内部电池可能会出现异常。在充电宝的一侧,通常有可循环使用标识,中间的数字代表充电宝中电池的可循环使用年限。如果发现充电宝出现鼓包、发热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
充电宝起火怎么办?
如果遇到充电宝起火的情况,切勿慌张。首先,干粉灭火器虽然能扑灭明火,但无法有效降低锂电池内部温度,因此不是最佳选择。正确的做法是使用水来给充电宝降温。水的比热容大,能够有效地降低锂电池的内部温度,防止复燃。在灭火的同时,也要注意个人安全,避免被火焰或高温设备烫伤。
充电宝虽小,安全事大。选购正规产品、规范使用、定期检查,才能避免悲剧再次上演。让我们从自身做起,提高安全意识,共同营造安全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