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老年听力健康:守护爸妈的耳朵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11:2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老年听力健康:守护爸妈的耳朵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9亿,其中1.2亿患有听力障碍。这意味着每10个老人中,就有4个正遭受听力损失的困扰。随着年龄增长,这一比例还在持续攀升:65-75岁老年人中听力损失发病率大于25%,75岁以上则超过60%。

听力损失不仅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更会带来多重健康隐患。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听力学专家张建一指出,随着年龄增长,听觉系统会发生退化,内耳中的听毛细胞逐渐减少或受损,这是导致老年性耳聋的主要原因。这种听力损失往往具有隐蔽性,容易被老人或家人忽视。

听力损失的危害:不止是“听不清”那么简单

“听得见但听不清”是老年听力损失的主要特点。这种看似轻微的不便,却可能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深远影响。

  • 生活安全受威胁:对危险信号的感知和方位判断能力下降,如听不到汽车喇叭声,可能引发交通安全问题。
  • 社交能力减弱:在嘈杂环境中难以听清对话,导致老年人逐渐减少社交活动,产生孤立感。
  • 心理健康受损:长期的沟通障碍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研究显示,24%的老年听力损失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或精神异常。
  • 认知能力下降:听力损失与老年痴呆症密切相关。数据显示,在伴有轻、中、重度听力损失的老年人中,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分别是听力正常老年人的2倍、3倍和5倍。

如何预防和改善老年听力损失?

日常预防措施

  1. 远离噪声环境:长期置身于嘈杂环境会损害内耳细胞,导致永久性听力损失。
  2. 科学使用耳机:遵循“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60分钟。
  3. 合理用药:避免使用可能损害听力的药物,如大剂量止痛药、抗疟药等。
  4. 定期检查:将听力检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及早发现潜在问题。

及时干预是关键

一旦发现听力下降的迹象,应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原则。常见的干预手段包括:

  • 佩戴助听器:这是目前最主流的干预方案。研究显示,我国助听器佩戴率不到5%,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 植入人工耳蜗:适用于重度听力损失患者。
  • 听觉康复训练:通过专业训练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利用残余听力。

国家行动:守护老年人的听力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已启动2024-2027年老年听力健康促进行动,旨在提升全社会对老年听力健康的重视程度,推动听力损失的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行动内容包括:

  • 加强科普宣传,提高老年人的听力健康意识。
  • 推广听力筛查,鼓励老年人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 建立专业队伍,提升基层听力筛查与干预能力。
  • 动员社会力量,开展老年听力健康公益活动。

爱的呼唤:请关注父母的听力健康

作为子女,我们该如何关爱父母的听力健康呢?

  1. 留意生活细节:如果发现父母经常要求重复对话、电视音量开得很大、接电话时听不清对方声音等,可能是听力下降的信号。
  2. 定期陪同检查:将听力检查纳入父母的年度体检项目。
  3. 创造良好沟通环境:在安静的环境中与父母交流,说话时语速放缓,音量适中。
  4. 鼓励使用助听设备:如果医生建议使用助听器,要耐心帮助父母适应。

听力健康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守护父母的听力健康,让他们在晚年生活中依然能够“听”见世界的美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