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流觞:从兰亭雅集到当代设计的文化传承
曲水流觞:从兰亭雅集到当代设计的文化传承
曲水流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文化事象,它不仅是一种文人雅集的活动形式,更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本文将探讨曲水流觞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及其在当代设计语境下的创新应用。
曲水流觞的历史渊源
曲水流觞典故源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曲水"指蜿蜒曲折的溪流,"觞"指的是酒杯。人们在兰亭溪流两边席地而坐,将装满酒的觞置于溪流上,自上而下漂荡,随着曲折小溪的流动,觞在谁面前停止或打转,就邀请其饮酒并即兴作诗。
曲水流觞最初是一种带有原始巫术思想的祈福消灾仪式。《周礼》郑玄注释:"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这种仪式逐渐演变成文人雅集的活动形式,并在园林景观中得到广泛应用。
曲水流觞的文化内涵
与诗酒文化的结合
引酒行令是古代饮酒助兴时玩的游戏,有燕射、投壶等形式,以一人作令官,定下秩序来吟诗唱词或作赋,出错则需饮酒或作诗来活跃气氛,兰亭雅集即借以"修禊"之名,邀文人饮酒作赋的聚会。引流引觞递成曲水,以曲水流觞为行酒令比起燕射等更添山水意趣。
园林中的程式化景观
古代园林和文人联系紧密,园林中曲水流觞景观起初是文人为了模仿兰亭修禊设置的,后逐渐形成一种程式化的园林景观。起初在园林中以曲水环绕殿堂的形式出现,后大水池逐渐抽象为小水渠。《营造法式》对曲水流觞规定国字流杯渠和风字流杯渠等式样,后世园林中流杯亭基本是以《营造法式》所规定样式为基础的,如恭王府沁秋亭在风字流杯渠基础上稍加变形,使其横看像水字,竖看像寿字,故有长寿之意。
人生哲学的体现
"曲水"意为曲折河道中的流水,古人认为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源。《太一生水》曰:"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 《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认为水至柔至善,柔弱胜刚强,水容纳万物、滋养万物代表了淡泊名利的品性与海纳百川的胸怀。
古代有以曲为美的审美观,曲线蕴含着富有生命力和张力、表现力量的流动的美。这种美在书法和水墨画中均有体现。《易经 系辞上传》"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论述了曲成万物的宇宙观;道家言"曲则全,枉则直。"柔曲忍让则自我保全,儒家用中庸之道体现了"曲"迂回婉转的处世之风。"曲"蕴含了最早的唯物辩证法,古人关于人生观、宇宙观的思想渗透在"曲水流觞"中。园林景观中的曲水结合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曲水流觞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
在当代设计语境下,视觉传达的媒介和渠道往数字虚拟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数字插画、视听结合的影像与动画成为视觉传达的重要媒介。现代艺术设计与民族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更利于设计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曲水流觞文化事象通过抽象提取形成图案运用与现代设计中生成标识、海报或包装,在传达曲水流觞视觉效果的同时,表达其蕴含的思想理念,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实现其文化重塑的价值。
以曲水流觞在茶叶包装中的应用为例,中国古代文人墨客都离不开茶的熏陶,茶叶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性产品,茶叶包装需要有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来表现茶蕴含的民族精神文明。茶叶包装的设计不仅需要在视觉效果上精致大方,也需要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做支撑,使茶叶包装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和本土性。
曲水流觞的造型中蕴含了以曲为美的线性艺术,诗书画中的线性艺术具有音乐般的节奏旋律美和流动的气韵美,南齐谢赫提出绘画六法中"骨法用笔"即是指线条的运用,线条不仅是画面组成部分,也融入了作者的风骨和情怀。道家太极阴阳图以"S"型曲线造型表达一阴一阳相生相克,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辩证思维。以中国古代水墨书法的形式将曲水流觞塑造成太极阴阳图的样式,用水墨曲线塑造曲水流茶盏的形象,中间的曲线塑造成流水的样式,添加流动的茶盏,用蒲团的样式塑造太极阴阳图上的两个圆点,整体形成一个曲水流茶盏的太极阴阳图,使茶叶包装具有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提神茶叶包装的文化价值与审美。
新媒体设计语境下的应用
现代数字化技术创新让信息采集、处理和传播的手段与形式发生了质的飞跃,使视觉信息得到扁平化处理,通过现代数字化技术让传统静态视觉元素转化成视听同步的影像或动画等动态形象,让视觉传达设计具有多样的表现方式和更直观的视觉体验。从信息接收者的年龄段和社会阶级角度看,数字插画、动态图形、小视频等数字媒体的受众群体相比传统媒介更广阔,在传达内容上数字媒体的展现形式也比传统媒介更直观系统。数字媒体技术也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将曲水流觞通过数字插画、动态图形或小视频穿插的形式传播到大众面前,使设计动静结合,让人们身临其境,拉近了古代文人生活方式与精神理念和现代大众之间的距离,让大众近距离感受曲水流觞,引发人们对其背后文化的探究欲。在静态插画的基础上加入动态元素,例如动态的流水和酒杯,让人们感受到更直观的画面冲击,动态插画比静态插画更具有视觉吸引力。同时插画作品中加入曲水流觞这样的传统文化事象,也让影视作品更具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为作品提供文化支撑。在插画穿插曲水流觞,给大众群体留下视觉印象并引起部分人的好奇心和兴趣,驱使大众对其背后的文化和思想进行了解与探究。
结语
曲水流觞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深厚的哲学思想和历史文化底蕴。曲水流觞优雅的形式与其蕴含的精神文明在当代新语境下有广阔的运用空间。无论是以设计为手段过对曲水流觞文化事象进行图形提取运用于现代平面设计,还是在新媒体技术支持下通过数字插画、影视剧、小视频等对其形式及思想进行传递,都不能拘泥于形式而不探究其背后都文化理念,在图形提取创新或视频传播过程中要更注意对曲水流觞文化事象背后的文化理念进行把握和传达。
参考文献
[1] 蕈召文.生命与诗乐的仪典——修禊的文化阐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
[2] 郑玄.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 范晔.后汉书[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
[4] 王嘉.拾遗记外三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5] 欧阳询.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
[6] 费启鹏.《太一生水》札记[J].中国哲学史,2000.
[7] 王弼.周易注疏[M].北京:中央翻译出版社,2013.
[8] 李诫.营造法式[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7.
[9] 老子.道德经[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