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泥厂到艺术馆:安庆集贤时空文创园的工业遗存新生
从水泥厂到艺术馆:安庆集贤时空文创园的工业遗存新生
安庆市是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工业遗产。其中,位于大观区集贤北路的集贤时空文创园,通过巧妙的改造和创新,成功地将一座废弃水泥厂转变为融合工业遗迹和文化创意的特色园区,成为当地市民和游客的新打卡地。
安庆集贤时空文创园(央广网记者 徐秋韵摄)
2023年6月,当地政府部门与安庆集贤时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投资近3亿元,将原安庆白鳍豚水泥厂打造成特色文创园区。改造过程中,遵循了“不破坏原有布局,合理利用老建筑、老厂房”的原则,结合白鳍豚水泥厂原有建筑及场地特点进行规划设计,将老厂房进行功能创新,利用其特色进行文创改造和保护利用。2024年5月1日,集贤时空文创园正式对外开园,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截至2024年11月底,共接待游客42万余人次。
集贤时空文创园拥有独特的工业风情,园区内保留了水泥厂原有建筑风格,又结合了自然山水,别有一番风味。文创园的核心是非遗文化和艺术展示。桩坑艺术馆是一期工程最为核心的艺术馆,50年前水泥厂废弃熟料库的地基久经世故仍坚硬挺拔,满满都是岁月的痕迹,现在被调整为下沉式的桩坑艺术馆。个别地基改造成了竹笋的造型,寓意着桩基如竹笋一般从地里破土而出,生生不息,也寓意着水泥厂的更新迭代,焕发新生。
安庆集贤时空文创园(央广网记者 徐秋韵摄)
民居场景馆由曾经水泥厂的电影院改建而成,将我国非常典型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古民居按照1:10的比例缩小、复原、重现,布局在唯美的山水田园之中,创造出一个神话般的中国农村恢弘场景。据了解,目前民居馆有78栋古民居,每栋民居制作时间在一个月左右,上面的一砖一瓦都是人工纯手工堆砌而成。“看到这些缩小版的古民居,我就回忆起了在老家生活的美好。”游客张先生说。
长桌宴由水泥厂机修修理车间改造而成,是一桌由石头构成的石桌宴,上面摆满了各种“美食”,主要用石头雕刻而成,所以又叫做“奇石宴”,一共404道菜,精彩绝伦、栩栩如生,满满一大桌子硬菜,成为独特的艺术品,为游客带来了别样的艺术体验。
游客逛累了还能停下来走进“猪圈咖啡”歇一歇,这座咖啡馆由水泥厂的养猪圈改造而成,墙体采用的是矿山石头,坚固且结实。店前摆放了许多憨态可掬的小猪,既保护了水泥厂的老建筑,又利用其特色注入了新鲜血液。
“我们借助老厂房沧桑的肌理和农耕文明延续过来的农家小院,让游客看得见时间,感动于时间,同时,整合老厂房丰富多变的结构和布局,让游客融于空间、陶醉在空间。”安庆集贤时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