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传说故事
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传说故事
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不仅因其迷人的夕阳景色而闻名,更因《白蛇传》的美丽传说而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本文将为您讲述雷峰塔的历史渊源、《白蛇传》的故事,以及中秋节和春节的传说故事,带您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传说故事
雷峰塔,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在《白蛇传》中,白素贞就是被镇压在雷锋塔中。而雷峰塔就因此而闻名世界了。雷峰夕照属于西湖十景之一。因其夕阳景色令人迷醉,所以得名。本期的西湖民间故事带你了解雷峰夕照的传说故事。
由来
黄妃生贵子,弘俶宝塔安
雷峰塔建于五代(975),是吴越国王钱弘俶为庆祝黄妃得子而建,初名黄妃塔。因建在当时的西关外,故又称为西关砖塔。原拟建十三层,后因财力所限,只造了五层。明代嘉靖时,倭寇入侵,疑心塔内有伏兵,纵火焚塔,仅存塔心。
钱弘俶吴越忠懿王,字文德五代十国时期,生卒年:929—988。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的最后一位国王。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十二月三十(阳历为948年22月12日)将领胡进思趁吴越王钱弘倧夜宴将吏,发动政变,钱弘倧被软禁,钱俶被胡进思迎立为吴越王。钱俶嗣位三十余年,期间恭事后汉、后周和北宋。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8年),钱俶奉旨入汴梁,被扣留,不得已自献封疆于宋,先后被封为淮海国王、汉南国王、南阳国王、许王、邓王。988年六十大寿,宋太声宗遣使祝贺,当夜钱俶暴毙,或有怀疑其被毒杀者,谥号忠懿。好吟咏,自编其诗为正本集,陶谷为序。今存一首“宫中作”。
因而可以得知,雷峰塔为钱俶为庆祝宠妃黄氏得贵子而修建。
《夕照雷峰》作者:扬眉
夕照雷峰霞满天,天光云影碧水涟,
涟漪拍岸轻舟过,古塔辉煌万人瞻。
传说
雷峰塔既倒,西湖水未干
雷峰塔之所以远近闻名,与民间传说《白蛇传》有很大的关系。相传,法海和尚曾将白娘子镇压在塔下,并咒语:“若要雷峰塔倒,除非西湖水干。”
传说发生在宋朝时的杭州、苏州及镇江等地。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
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不得不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
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灵芝将许仙救活。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白素贞因为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后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文曲星驾临感动神灵,法力失效,宝塔坍塌。终于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还有那个可爱的小青也找到了相公。
《白蛇传》的传说源远流长,家喻户晓,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其余三个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织女》)。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而正是这一凄美的传说,给诗话江南,水墨西湖带来了神秘的色彩,叫来到此地的游人,产生了无尽地幻想和轻幽的叹息。
结束语
《白蛇传》的播出,可以说,为西湖带来了一些神秘的色彩。那感人的故事也为西湖带去了一丝丝的温馨浪漫的情调。每次去西湖,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它时而静谧,时而优美。总是让人有看不完的感觉。让人回味无穷。
中秋节传说故事
中秋节是一个比较有文化底蕴的节日,有各种各样的传说,中秋节最明显的一种特征就是和月亮相关,不管是中秋节的团圆还是赏月或是祭拜月亮,这些都是由于上古时期对天象的崇拜遗留下来的痕迹,在传统的文化习俗之中,也将中秋节命名为“祭月节”。
中秋吃月饼的传说故事
中秋节吃月饼和中秋节点花灯都是由于在元朝时期,人们为了推翻元朝所形成的一个习俗,相传在明太祖起兵的时候,就是因为藏在了月饼中的纸条,才推翻了元朝。此后,明太祖为了感谢月饼,便在八月十五这一天,都会让群臣吃月饼。传到了后世,便将八月十五给命名为中秋节。此后,明太祖为了感谢月饼,便在八月十五这一天,都会让群臣吃月饼。传到了后世,便将八月十五给命名为中秋节。
中秋节的起源
在以前,人们对于不知道的情况都有崇拜的敬意,就像神秘的天体运动和星象,所以,在传统文化里面,人们对于月亮和太阳都是有崇拜尊敬的心。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在历史发展中历法融合,使用阴历(夏历),后来将“祭月节”由二十四节气“秋分”调至夏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中秋节的神话
中秋节最有趣的神话故事是玉兔捣药,相传在北京有一段时间闹瘟疫,死了很多人,不管吃什么药都不见效,老百姓们没有办法,只能够摆上贡品,焚香拜月,希望可以请求月宫里面的嫦娥帮助老百姓,借着月亮的光华,月宫中的嫦娥看见百姓的痛苦,很替老百姓难过,于是派下了自己最得意的仙子玉兔,下凡救治百姓,在凡间,玉兔因为过度劳累,不小心露出了兔耳朵,因此,在民间每到八月十五这一天,京城百姓会供奉兔儿爷或者是兔奶奶来缅怀玉兔,当年赐药去灾之恩。
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春节传说故事
春节传说故事有熬年守岁放鞭炮,贴春联等故事。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而且还是祈福攘灾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