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春节前市场下跌概率大,节后上涨概率高
数据统计:春节前市场下跌概率大,节后上涨概率高
又一年春节临近,长假前投资都会面临一个问题:“持币过节”还是“持股过节”,这对于不同投资者以及在不同市场环境下,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
持币过节的投资者可能会认为,春节休市期间长,市场可能会发生许多变数,提前离场可以规避一定风险,倾向于持币过节。
持股过节的投资者或许会认为,春节后提前退场的资金需要回补仓位,而且对节后的市场态度较为乐观,愿意持股过节。
具体市场在春节前后表现如何,我们以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和中证1000指数等宽基指数来代表市场整体情况,观察近9年国庆前后大盘整体表现,观察时间为2015年至2023年春节前后的10、20、30个交易日,其中,T日为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具体数据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1:2015年以来上证50指数在春节前后表现
数据来源:聚宽JoinQuant平台,时间截止至2023年3月13日
图2:2015年以来沪深300指数在春节前后表现
数据来源:聚宽JoinQuant平台,时间截止至2023年3月13日
图3:2015年以来中证500指数在春节前后表现
数据来源:聚宽JoinQuant平台,时间截止至2023年3月13日
图4:2015年以来中证1000指数在春节前后表现
数据来源:聚宽JoinQuant平台,时间截止至2023年3月13日
从上述近9年的收益数据来看,胜率上,春节前各宽基指数的胜率较低,可能的确因春节前机构资金活跃度降低,避险资金、北向资金流出等因素,市场下跌的概率更大。而在春节后,场外资金的回流、节后交投情绪的活跃,推动市场上涨的因素更多。
在平均收益上,春节前各宽基指数的收益较低,甚至为负收益。在春节后指数的收益普遍为正,但因2015年市场整体较为乐观,春节前后都有一定涨幅,对平均值的影响较大。
以上为近9年春节前后的市场表现,但日历效应只是一个统计的结果,历史规律只可以参考,切不可就以此来进行投资,市场的表现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并不存在一条一成不变的规律。
对于今年,在节前两周市场出现大跌,前期调整幅度较大的权重板块跌幅较为可控,而量化交易集中的小盘、微盘板块跌幅较大,甚至出现一定的流动性危机,但在近日已有一定反弹。
从历史规律来看,虽然节后上涨概率相对较大,但我们也无法做到预判市场。对于对后市较为乐观的投资者而言,在当前已深度调整的情况下,节后市场流动性会相对充沛,在短期超跌后确有可能出现一定反弹。而若对后市较为谨慎,则投资者也可以选择持币过节,闲置资金亦可以通过国债逆回购或者短债基金、同业存单等低波动产品而在长假期间获得一定资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