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淼团队揭秘:阿司匹林新搭档,护心又防出血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淼团队揭秘:阿司匹林新搭档,护心又防出血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淼团队最近发布了一项突破性研究,他们发现将花生四烯酸与阿司匹林联用不仅可以增强心脏保护作用,还可以有效预防阿司匹林相关的胃肠道出血问题。这对于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但存在高出血风险的心血管病患者来说是个好消息。
阿司匹林: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基石药物
阿司匹林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抗栓治疗的核心药物,长期以来在心血管疾病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合酶,阻止花生四烯酸转化为血栓素,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然而,其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特别是在需要强化抗栓治疗的AMI患者中,这一风险尤为突出,一年内的大出血发生率可达3%。这限制了阿司匹林在某些高危患者中的应用。
研究突破:花生四烯酸与阿司匹林的协同效应
王淼团队的研究首次揭示了花生四烯酸与阿司匹林联用的潜在价值。研究团队通过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发现,注射花生四烯酸可以显著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并改善心功能。当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时,心脏保护效果进一步增强,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在减少心肌损伤和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方面优于单一药物治疗。
此外,联合用药促进了冠状动脉微循环的恢复,具体表现为血管扩张能力增强、内皮细胞损伤减少及血管通透性降低,从而改善了微血管功能障碍。同时,该疗法显著抑制了炎症细胞浸润,减轻了局部炎症反应,显示出多靶点协同保护的作用机制。
从分子层面来看,花生四烯酸处理增加了心脏保护性前列腺素PGI2和PGE2的合成,这些物质主要由环氧合酶2产生,而不会影响促凝血的血栓素TXA2水平。阿司匹林则在充分持续地抑制血小板激活的同时,增强了这些心脏保护性前列腺素的生成。
为了评估临床转化潜力,研究团队还测试了口服给药模式下的疗效。结果显示,花生四烯酸与阿司匹林的联合口服同样能显著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并改善心功能。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组合还能逆转阿司匹林引起的胃黏膜保护性前列腺素减少,从而减轻胃部损伤,降低出血风险。
花生四烯酸:一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
花生四烯酸是一种人体必需的ω-6多不饱和脂肪酸,广泛存在于特定植物油和动物组织中,对于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此次研究首次揭示了花生四烯酸与阿司匹林对心脏的协同保护作用,为AMI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尤其适合那些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但存在高出血风险的患者群体。
这项研究为心血管疾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展示了多靶点协同保护的作用机制。未来,随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应用,这种联合用药方案有望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