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揭示《戴珍珠耳环的少女》魅力:观众大脑特定区域被激活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53:1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脑科学揭示《戴珍珠耳环的少女》魅力:观众大脑特定区域被激活
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的名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为何如此迷人?近日,荷兰莫里茨皇家美术馆通过一项脑科学研究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研究发现,这幅画作不仅能够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反应,还能激活大脑中与自我认知和记忆相关的特定区域。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这项研究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第一阶段,20名参与者戴着脑波测量(EEG)头套和眼动追踪器,沿着莫里茨皇家美术馆的特定路线参观,并欣赏了5幅实物画作。在第二阶段,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同样的20名参与者在用MRI装置检测他们大脑活动的同时,向他们展示了5幅画作的复制品。
研究结果显示,观看美术馆中的实物画作与观看相同画作的复制品,大脑的活化模式是不同的。在面对美术馆中的实物画作时,观众的情感反应是观看复制品时的10倍。
此外,与其他画作不同,《戴珍珠耳环的少女》通过一种特殊的视觉引导,即所谓的“持续注意力循环”(Sustained attentional loop)吸引了观众的视线。
观众的视线首先被引导到少女的眼睛和嘴巴。然后,视线移动到珍珠上,再回到眼睛和嘴巴,之后再返回到珍珠,这种循环性的视线移动是《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相比其他画作更能长时间吸引观众注意力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研究团队还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在观看《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人的大脑中,一个被称为楔前叶的区域被强烈激活。楔前叶是大脑中涉及自我认知、自我反省和个人记忆的区域。也就是说,在观看《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时,观众可能在无意识中面对自己,并回忆起自己的个人经历。与其他4幅调查对象画作相比,这种反应在《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体现得尤为显著。
热门推荐
北京大学钱珑团队突破DNA存储技术,实现数据高效存储
鼻骨骨折怎么处理
鼻骨骨折的治法有哪些
袋鼠妈妈有个神奇的“育儿袋”
袋鼠育儿袋:移动中的巢穴
袋鼠育儿袋:移动中的巢穴
肉圆的做法和配料及配方
舌尖上的金华:探寻金华肉圆的独特魅力
喜庆“村晚”彰显乡村文化“软实力”
以行动书写大爱 以善行温暖人心
生真的秘密曝光!苦涩加布新篇章来袭
假面骑士苦涩加布:黑化版造型揭秘!
违反法官职业道德的案例分析与反思
粤味璀璨:探索广东粤菜的经典与传承
冬季男士时尚冷酷风格穿搭指南
袋鼠为什么跳?袋鼠为啥总跳?跳跃的秘密大揭秘!
技术科普 | 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氨技术方案研究
氯化铵与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
深入探讨零线与火线的电压现象及其安全隐患
电工入门必知的39个专业术语详解
Qt 5.15.14 静态编译:小白也能轻松上手!
家庭聚会必备:创意火腿卷大作战!
五种火腿卷创意做法,总有一款适合你!
同义词拓展:揭秘“终于”的近义词,让语言表达更丰富
绵阳日出攻略,探寻古蜀文化的曙光之美
去了5次绵阳,终于把绵阳玩明白了,说说我觉得值得去的几个景点
徐霞客的山水之旅:激发你的设计灵感
扫街+书店:文案灵感大搜罗!
情绪流动理论:让你的灵感飞起来!
孔子与莎士比亚:创作灵感的不竭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