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这样保护喉咙最有效
专家建议:这样保护喉咙最有效
喉咙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位于颈前部中线,上接喉咽、下连气管,其位置大致在第3至6颈椎水平,在吞咽时可上下移动。它由多个软骨构成支架,包括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和会厌软骨等,这些结构通过肌肉和韧带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支撑起喉的形态并实现其复杂功能。
广东省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嗓音学组副组长、珠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咽喉头颈外科张涛医生指出,保护喉咙健康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教师、主播、歌手等需要长时间用嗓的人群,科学发声和日常保护尤为重要。
科学发声,从呼吸开始
科学发声的第一步是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很多人在说话或唱歌时习惯用胸式呼吸,这不仅容易导致声音疲劳,还可能损伤喉咙。正确的做法是采用腹式呼吸,即用横膈膜控制呼吸,让气息从腹部发出。
具体方法如下:
- 保持站立或坐姿,背部挺直。
- 吸气时,腹部向外扩张,而不是胸部抬起。
- 呼气时,腹部向内收缩,控制气息均匀流出。
- 发声时,感觉声音是从腹部而不是喉咙发出的。
日常保护,从点滴做起
除了科学发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习惯也能有效保护喉咙健康。
保持充足水分:每天建议饮水量2000ml左右,有助于保持声带的湿润,减少嗓音损伤。
合理饮食:避免过多摄入辛辣、油腻食物,少喝咖啡和浓茶,这些都可能刺激喉咙。多吃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助于保护声带。
避免过度用嗓:长时间、高强度地使用嗓音,尤其是在干燥、寒冷的环境中,要特别注意。感到疲惫时及时休息,避免过度清嗓。
保持良好体态:说话时注意姿势,保持头颈部、肩部肌肉的放松状态,避免因肌肉紧张而引起声带疲惫。
定期检查:对于需要长时间使用嗓音的人群(如教师、歌手等),应定期进行喉部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特殊人群,需要特别关爱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教师、主播、歌手等,由于职业特点需要长时间用嗓,更需要特别注意喉咙保护。
教师:讲课时尽量使用麦克风,减少声带负担。课间及时补充水分,避免饮用过冷或过热的饮品。
主播:合理安排直播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直播。直播间隙多做深呼吸练习,保持声带放松。
歌手:演唱前做好充分的热身,包括发声练习和身体拉伸。演出后及时补充水分,避免立即饮用冰水。
实用小技巧,让嗓音更动听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些实用的小技巧可以帮助保护喉咙,让嗓音更加动听。
发气泡音:躺床上时,深吸一口气,先呼出大半口气,然后用剩下的小半口气轻微的吹动声带,以最低音继续发低声,低到发不出声音时,类似气泡滚动般低沉松弛的声音,直至气息呼尽,再深吸气继续练习3~5分钟。此方法可以按摩声带、开音、缓解嗓子疲劳。
活动口腔肌肉:在起床后可以做打哈欠动作,可以做唇舌操,比如咧唇、撇唇、舔上腭、顶内颊等。此类方法可以拉动喉腔肌肉、湿润喉咙、使嗓音更加圆润饱满。
淋浴时哼鸣:在浴室洗澡时,轻声哼唱可以锻炼喉部的肌肉,使声带得到放松,同时淋浴时的水蒸气可以湿润声带,增强肌肉和神经的协调能力,长期有效坚持锻炼一定能使嗓音更动听。
保护喉咙健康,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通过科学发声、合理饮食、适度休息等方法,我们可以有效保护喉咙,让声音始终保持清澈和持久。记住,你的声音是独一无二的,好好保护它,让它成为你最动听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