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高发,这些症状需警惕:专家推荐LDCT筛查
肺癌高发,这些症状需警惕:专家推荐LDCT筛查
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国家癌症中心与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联合发布的《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数据》,中国2022年最新肺癌发病例数为106.06万、死亡例数达73.3万,发病人数与死亡人数均居各类癌症首位。专家提醒,肺癌防治刻不容缓,公众要提高防范意识。
早期症状需警惕
南京市肿瘤医院放疗科副主任医师季明华提醒,肺癌的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以下几种情况需要特别警惕:
持续性咳嗽:尤其是刺激性干咳或原有慢性咳嗽性质改变。这种咳嗽往往持续时间较长,常规治疗效果不佳。
痰中带血:间断出现的少量血丝痰或咯血,可能是肺癌的早期信号。
声音嘶哑:持续性声嘶,经休息或治疗无效,可能与肿瘤侵犯喉返神经有关。
胸闷、胸痛:不规律的胸部不适或隐痛,有时伴背部牵涉痛。
呼吸困难:活动后气促或不明原因的呼吸急促。
发热:不明原因的低热,尤其午后和晚间。
体重下降与乏力:短期内不明原因的消瘦及全身无力。
高危人群要重视
《中华医学杂志》2024年发布的《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对肺癌筛查人群给出了明确建议:
年龄段:推荐45岁以上人群进行筛查。数据显示,肺癌的年龄别发病率及死亡率在45岁之后显著增加。
吸烟史:吸烟量≥20包年(每天吸烟包数×吸烟年数)的人群。戒烟可使肺癌发病风险降低,但即使戒烟超过15年,患肺癌的风险仍高于从未吸烟者。
二手烟或环境油烟:长期暴露于二手烟或厨房油烟环境中的人群。研究显示,二手烟暴露可显著增加肺癌的发生风险,厨房油烟也是中国非吸烟女性罹患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职业暴露:长期接触氡、砷、铍、铬、镉及其化合物等高致癌物质者。
个人肿瘤史:既往罹患其他恶性肿瘤者。
家族史:有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确诊肺癌的人群。
慢性肺部疾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和肺纤维化等慢性肺部疾病者。
筛查方法首选低剂量螺旋CT
专家一致推荐低剂量螺旋CT(LDCT)作为肺癌筛查的首选方法。研究显示,与X线检查相比,LDCT可使肺癌死亡率下降20%。南京市肿瘤医院影像专家沈文荣主任医师也强调,低剂量螺旋CT是目前最好的筛查手段,能有效发现早期病变。
预防措施不可少
戒烟:吸烟是肺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戒烟是预防肺癌最有效的措施。
减少二手烟暴露:避免长时间处于吸烟环境,家庭成员应共同营造无烟环境。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使用抽油烟机,保持厨房通风,减少有害气体吸入。
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多吃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定期锻炼,增强免疫力。
职业防护:在可能接触有害物质的工作环境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专家提醒,虽然肺癌发病率高,但通过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筛查,一旦发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全社会都应重视肺癌的预防工作,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共同抗击这一“健康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