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S1线,给贵安新区带来了什么?
轨道交通S1线,给贵安新区带来了什么?
2024年12月28日,贵阳轨道交通S1线正式开通运营,这条全长30.32公里的线路不仅拉近了贵阳与贵安新区的距离,更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太好了,以后我每天上下班不用开车,也不用赶通勤车了,省时省心又省钱。”12月28日,贵阳轨道交通S1线开通运营,家住观山湖区新世界、在贵安新区上班的张婧茹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18年12月1日,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全线开通初期运营;2021年4月28日,贵阳轨道交通2号线全线开通初期运营;2023年12月16日,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开通初期运营;2024年12月28日,贵阳轨道交通S1线开通初期运营……六年来,“从无到有”到“十字相交”再到“连线成网”,贵阳轨道交通建设稳步推进,完善了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编织出一张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网络,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也拓展了市民生活的“幸福半径”。
随着S1线开通运营,贵阳贵安一体化融合发展将进一步实现市民生活层面意义上的融合,综合立体大交通格局加速完善,激荡出新的发展活力。
综合立体大交通格局加速完善
作为全国第八个国家级新区、黔中经济区核心带,贵安新区的交通枢纽优势毋庸置疑,内畅外联的大交通格局早已形成。
十年前,贵安供电局青年职工宋达要想回一趟老家山西阳泉,感觉很难,两地相距近2000公里,需要通过不同的交通工具转来转去,路上往往要辗转一两天。而今,在贵安站坐高铁,8个多小时以后,宋达就能够到达老家。
今日之贵安,一个集航空、高铁、轨道交通、市域快铁、城市骨干路网于一体的高效、便捷、绿色多维交通体系已呈现眼前。航空,可选择黄果树机场或龙洞堡国际机场;高铁,2小时畅联川渝滇,4小时通达粤港澳大湾区,6小时抵达出海港口……
内连方面,“八横七纵”交通骨架路网让处处都是坦途。
但对于贵阳贵安高质量融合发展而言,却远远不够。要实现城与城之间市民生活层面的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贵安新区道路交通的骨干网络早已建成,近两年,主要是建设城市内部的毛细血管道路。”贵安新区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
贵安新区社会事业管理局(交通运输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7月初,贵安新区完成了“一城一交”公交经营体制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贵安新区交通行业运行机制。前不久,贵安新区还新增了两条公交线路,坐公交车可以直接抵达高峰镇。
此外,为尽可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今年10月,贵安新区还开通“铃停公交”,0701路、0702路、0706路等5条线路由贵安新区辐射到云岩区、观山湖区、南明区等,市民纷纷点赞。贵安新区交通发展已由“架桥修路”向“出行服务”不断升级。
融合发展“大动脉”贯通
建设S1线是贵阳贵安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进一步畅通融合发展通道、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S1线开通运营将进一步拉近贵阳贵安的距离,切实改变贵阳贵安部分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长期在贵安新区工作、生活的周芸,两三个月都不回一次贵阳城区。“我不会开车,两头来回跑,还是不太方便。”她说,今后回贵阳老城区就方便了。
S1线一期起于贵安新区皂角坝站,途经花溪区、云岩区,止于南明区望城坡站,全长30.32公里,共设车站13座,跨越贵阳贵安多个重要商业区、住宅区、景区及交通枢纽,还可通过换乘将贵安站、贵阳北站、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等主要交通枢纽连接起来,对加速推进贵阳贵安一体化建设、推动贵阳贵安双城交通路网再度丰富立体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
“S1线的开通运营,对贵安板块与贵阳主城区,能够起到非常大的融合和沟通作用,既能够迅速拉动贵安新区核心区域的热度,又能让贵阳主城区相关区域的客流量和热度得到提升。”贵阳市交通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钟宇说。
同时,轨道交通的高运行速度和准时性,将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更高质量的出行体验,有效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降低乘客出行的时间、经济成本,增进双城融合互动。
服务升级赋能发展惠及民生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大动脉”,在为社会经济发展赋能的同时,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S1线通过换乘可连接高铁站和机场,意味着从现在起,游客下了飞机就可直接转乘轨道交通、换乘高铁或环城快铁去往贵阳、贵安,居住在贵安的市民也可通过轨道交通换乘直达机场。
贵安新区高峰镇岩孔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庄,生态优良、风光旖旎。岩孔村党支部书记罗洪礼介绍,岩孔村明确以农旅融合为核心的发展之路,将在2025年探索大力发展避暑旅居产业。S1线开通后,贵安新区的交通更加便捷,乡村发展也将因此受益。“今后,旅居客人可以把我们村当成是避暑旅居的一个落脚点,很方便地到全省各地体验多彩贵州文化。”罗洪礼说,发展避暑旅居产业,村民们更加有信心了。
在贵阳市轨道交通线网内,乘车2元起步、11元封顶。便捷又相对低成本的出行方式,将刺激广大市民的出行意愿,增加贵阳贵安之间的人口流动,创造出新的发展增长点。
在当天的S1线电客车上,第一批乘客兴致勃勃,憧憬着乘坐轨道交通到贵安新区摘草莓,到贵阳城区享受美食等。正如乘客吴小平所说:“通了轨道交通,给人感觉,贵阳贵安就真的融为一座城市了。”
践行以人为本 助力舒心出行
——S1线优化运营服务提升市民出行体验
12月28日,贵阳轨道交通S1线开通运营。
S1线如何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强化与轨道交通1、2、3号线的联动,做好公交接驳,提升市民出行体验?日前,有关负责人围绕这些问题回应市民关切。
突出人性化 服务设施有温度
S1线还提出第三卫生间设计理念。第三卫生间兼顾了无障碍、家庭出行及部分婴儿护理功能,满足多类服务群体的需求。这些卫生间拥有独立的空间结构,首次配备电动门、成人及儿童坐便器、洗手盆、可折叠的多功能台、儿童安全座椅、低位挂衣钩和呼叫器等设施,展现了对特殊群体的关怀。
S1线在母婴室的设计上,也融入人性化服务理念。空间上动静分区,设置等候休息区、婴儿护理区、哺乳区、清洁区。配置干湿分离护理台、婴儿床、基础母婴用品、呼叫器等设施,采用双位哺乳区,既满足了两位妈妈同时使用的需求,又保证了隐私性。
注重统一性 线路联动添便利
S1线能否在购票政策、便捷换乘、乘客事务处理等方面与轨道交通1、2、3号线有效联动?
对此,贵阳市交通运营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安中发说,S1线项目采用PPP模式运作,PPP项目公司——贵阳畅达轨道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该项目特许经营期内的融资、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等工作。S1线虽是独立运营,但票价标准和1、2、3号线一致,统一执行市政府已经批准的票价标准,即贵阳市轨道交通线网内2元起步、11元封顶。
S1线共有两个换乘站,在望城坡站可换乘1号线,在中曹司站可换乘3号线,乘客在换乘时,可直接通过换乘通道进行换乘,不用二次安检和二次购票。
突出便捷度 换乘公交更顺畅
“轨道交通+公交”接驳是否便捷,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衔接是否顺畅,也是市民关注的热点。
贵阳市交通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钟宇介绍,为确保S1线开通后与公交接驳更加流畅,优化市民出行体验,市交委积极与市交通运营集团对接,制定专项公交线路规划方案。规划方案共为13个轨道站点配套接驳线路75条,其中,保留既有线路50条,新辟大科城环线、贵安8路等5条线路,满足170厂、马场、云湖十里、金竹等区域市民接驳换乘轨道交通的需求;优化调整20条线路,主要解决云漫湖、马场、清镇、马场工业园、石板镇、镇山村、小孟工业园等区域的S1线与公交接驳问题;规划4条应急公交线路。
安中发说,市交通运营集团将不断优化公共交通顶层设计,全力推进轨道交通、市域环铁、道路交通、低运量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架、道路公交为基础,多种交通制式为补充”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更加方便乘客出行,更好服务贵阳贵安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