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动画短视频里的“毒果”:不良内容正在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22:1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动画短视频里的“毒果”:不良内容正在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近日,一则关于孩子从动画短视频中模仿脏话和侮辱手势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山东济南的张女士在辅导女儿作业时,遭遇了女儿的不敬与侮辱,而这背后的“始作俑者”竟是那些看似无害的动画短视频。这一事件不仅令人震惊,更引发了对于动画短视频内容监管的深刻反思。

01

动画短视频的“毒害”:从脏话到暴力

在数字化时代,动画短视频以其生动有趣的画面和简短精悍的内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然而,当这些视频充斥着暴力、低俗、成人化元素时,它们便成为了侵蚀孩子心灵的“毒果”。

研究表明,动画短视频中的不良内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1. 粗俗用语和侮辱性语言:如“臭狗屎”、“变态”、“去死”等,这些词汇频繁出现在一些动画短视频中,成为孩子们模仿的对象。

  2. 暴力和危险行为:动画片中的打斗场面、威胁语言(如“我要揍扁你”、“我要消灭你”)等,容易被儿童模仿,影响其行为举止。

  3. 不适当的价值观:一些动画片中出现拜金主义、色情低俗等内容,如“抱臭脚丫得金币”、“尿床200次获奖状”等荒诞情节,传递错误的价值导向。

  4. 成人化内容:部分动画片中出现暴露的着装、不适宜的男女关系描写,不利于儿童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02

不良动画对儿童心理健康的深远影响

儿童时期是心理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动画短视频中的不良内容对他们的影响不容忽视。

  1. 行为模仿:儿童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动画片中的暴力行为、脏话等很容易被他们复制到现实生活中。

  2. 认知偏差:不适当的价值观和成人化内容会影响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可能导致其形成错误的价值判断。

  3. 情绪影响:频繁的视觉刺激和紧张的情节转换会导致儿童情绪不稳定,甚至出现焦虑、躁动等心理问题。

  4. 语言发展:动画片中的粗俗用语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学习,不利于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健康发展。

03

监管措施逐步加强

面对动画短视频带来的种种问题,相关部门已经开始采取行动。

  1. 备案管理制度:今年4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要求6月1日起,未经审核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这标志着微短剧正式进入“强监管”阶段。

  2. 内容审核标准: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国产网络剧片发行许可服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投资额较大、招商主推、首页推荐等重点网络剧片需要取得《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

  3. 平台责任:各大视频平台被要求加强内容审核,设置青少年模式,对青少年所能观看的内容进行合理限制。

04

共同守护儿童健康成长

解决动画短视频带来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1. 建立内容标准和分级制度:专家建议出台动画片内容标准,实行分级管理,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接触到合适的内容。

  2. 加强平台审核责任:平台应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对于涉及不良内容的作品及时下架,并建立举报机制鼓励用户参与监督。

  3. 家长的引导作用:家长应关注孩子观看的动画内容,选择适合其年龄的节目,同时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动画片中的内容。

  4. 创作者的责任:动画制作团队应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避免为了追求点击量而加入不良元素,为孩子们提供健康、有益的内容。

动画短视频对孩子的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我们社会的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绿色的动画生态环境,守护他们纯真的童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