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李文妍医生揭秘晕车背后的科学秘密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35:1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李文妍医生揭秘晕车背后的科学秘密

你是否曾经在乘坐汽车、船只或飞机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车,医学上称为晕动病,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性疾病。据研究显示,晕动病在3-20岁的人群中最为常见,女性和孕妇尤其容易受到影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李文妍主任医师,从专业的角度为我们揭示了晕车背后的科学秘密。

01

晕车的科学原理:感觉冲突理论

晕车的主要原因是人体的平衡系统受到刺激而产生的反应。当我们乘坐交通工具时,大脑会同时接收来自视觉、前庭系统和本体感受系统的信息。前庭系统位于内耳,负责感知头部的位置和运动;视觉系统通过眼睛观察周围环境;本体感受系统则通过肌肉和关节感知身体的运动状态。

在正常情况下,这三个系统的信息是一致的,大脑能够准确判断身体的运动状态。然而,在交通工具中,这些信息可能会产生冲突。例如,当我们的眼睛注视前方时,前庭系统能感受到车辆的运动,但视觉系统却认为车辆是静止的。这种信息的不一致会导致大脑无法准确判断自身的运动状态,从而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

02

内耳与晕车的关系

李文妍医生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内耳发育和干细胞研究。内耳是人体平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前庭系统对晕车的发生起着关键作用。前庭系统由三个半规管和球囊、椭圆囊构成,主要用于感受人体的各种位置和速度变化。当人体大脑的运动指令和感觉反馈不一致时,就会产生冲突导致晕车的发生。

李文妍医生及其团队通过建立刚度可调的复合水凝胶体系,研究了细胞外基质机械应力对内耳发育的影响。他们发现,机械力通过细胞表面的ITGA3,诱导细胞骨架F-actin富集,从而激活YAP信号,进而调节感觉前上皮细胞的扩增。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理解内耳在晕车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03

如何缓解和预防晕车

虽然晕车给很多人带来了困扰,但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缓解和预防晕车症状:

  1. 调整坐姿与视线:保持身体正直,头部靠在椅背上,避免低头或仰头。注视远方的固定物体,如建筑物或地平线,减少视觉与内耳平衡感的冲突。

  2. 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开窗通风,新鲜空气有助于减轻恶心感。如果在密闭的车厢内,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或香薰来改善空气质量。

  3. 饮食调理:乘车前适量进食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辛辣食物。柠檬片或橘子皮等清新气味也有助于缓解不适。

  4. 心理调节与休息:通过听音乐、聊天等方式分散注意力,放松心情。闭目养神或小憩也能有效缓解症状。

  5. 药物治疗:提前半小时服用晕车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但需注意剂量和副作用。

  6. 物理疗法:按压手腕上的内关穴可缓解恶心感。此外,一些专门设计的防晕车眼镜和手环也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反馈。

  7. 适应性训练:经常短途出行以逐渐适应运动环境。对于需要频繁出行的人,这种方法尤其有效。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晕车症状,提升乘车舒适度。如果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晕车虽然令人不适,但通过科学的方法,我们完全有能力应对这一问题。了解晕车的原理和治疗方法,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缓解症状,还能让我们在出行时更加从容自信。所以,下次当你再次面对长途旅行时,不妨试试这些科学方法,让晕车不再成为你的困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