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西安榆林GDP大比拼:谁是陕西经济新引擎?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47:5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西安榆林GDP大比拼:谁是陕西经济新引擎?

2024年上半年,陕西省内两座重要城市——西安和榆林的GDP数据引人关注。西安市实现GDP 5717.47亿元,同比增长2.2%,而榆林市则以3505.05亿元的GDP总量、5.5%的实际增长率和14.6%的名义增长率,展现出强劲的经济活力。值得注意的是,榆林市2023年GDP总量已达7091.44亿元,成为中西部地区首个突破7000亿的非省会城市,经济总量已超过西安市的1.2万亿元。

01

不同的发展路径

西安市和榆林市在经济发展道路上各展风采。西安市作为千年古都,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双中心”(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2023年,西安市制造业增加值达2321.8亿元、增长8.4%,信息服务业增加值927.74亿元、增长7.5%,科技服务业增加值770.86亿元、增长5.4%。以制造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为主构成的“实力盘”占GDP比重达33.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3%。

榆林市则凭借丰富的能源资源,从传统“煤城”转型为西部经济增长极。2023年,榆林市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3%、5.2%、10%。在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引领下,榆林市大力发展煤炭分质利用、煤基高端化工等产业,同时积极布局风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产业。2023年,榆林市粮食播种面积达1099.2万亩,位列陕西省第一;粮食总产量253.9万吨,位列陕西省第二,成为陕西省的“新粮仓”。

02

增长的差异

两市经济增长的差异显著。西安市2024年上半年GDP增速仅为2.2%,在26个万亿GDP城市中位列倒数第二。工业增长乏力是主要原因,上半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仅增长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2.9%,远低于深圳的12%和苏州的9.5%。此外,固定资产投资下降5.8%,成为经济增速放缓的重要因素。

相比之下,榆林市经济增速亮眼。上半年GDP实际增长5.5%,名义增长14.6%,在全国范围内GDP增量排名第十。工业的持续增长是主要动力,第二产业增加值达2678.23亿元,同比增长6.4%,名义增量高达399.66亿元,名义增长17.5%。特别是横山区GDP名义增长35.8%,府谷县GDP名义增长19.4%,榆阳区GDP名义增长16.9%,展现出强劲的经济活力。

03

未来发展前景

西安市正着力于“双中心”建设,通过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2023年,西安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00.08亿元,制造业投资增长8.5%、占工业投资比重83.7%、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电动载人汽车出口额同比增长11.5倍,一般贸易占进出口总值比重39.1%、较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实现中亚“五国六城”航点全覆盖,中欧班列年度开行5351列、运送货物464.8万吨,核心指标稳居全国第一。

榆林市则在能源革命和绿色转型中谋求新发展。2023年,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正式获批,能源陕西实验室和陕西省能源经济研究院揭牌。榆林市大力发展煤炭分质利用、煤基高端化工等产业,同时积极布局风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产业。2024年第二届西部氢能博览会在榆林开幕,千亿氢能产业蓄势待发。榆林市正全力推动煤油气风光电氢多能融合,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

04

谁是最终赢家?

西安市和榆林市的GDP之争,实质上反映了两种不同发展模式的较量。西安市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和高新技术产业,追求高质量发展;榆林市则依靠能源化工和新兴氢能产业,谋求绿色转型。两市各有优势,也面临不同的挑战。西安市需要破解工业增长乏力、投资下滑的难题,榆林市则需要在能源转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场GDP大比拼,没有绝对的赢家。重要的是,两市在竞争中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为陕西省乃至西部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未来,西安市和榆林市能否继续保持各自的发展优势?两市又将如何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实现突破?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思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