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非现场监管:信息技术的新突破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51:5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非现场监管:信息技术的新突破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其中“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非现场监管”项目成功入选优秀案例名单。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展现了信息技术在文化市场执法中的巨大潜力,也为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01

语言类演出监管的创新突破

近年来,随着脱口秀、相声等语言类演出市场的持续火爆,演出内容监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人工现场检查方式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监管需求。为破解这一难题,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在2024年创新推出了“语言类演出非现场监管系统”。

该系统融合了多项前沿信息技术,实现了对演出市场的智能化监管。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结合演出场所的风险信用等级,对高频重点演出场所安装固定音视频监管设备。这些设备能够实时采集演出现场的音视频数据,并将数据回传至市区两级指挥调度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系统还应用了国内自主研发的语言类大模型,通过语音识别和语义分析技术,对演出内容进行智能分析。系统会自动生成分析报告,为执法人员提供参考,帮助其快速准确地识别潜在问题。

02

显著成效:效率提升与企业减负双赢

自系统运行以来,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已在北京57家演出场所安装了固定监管设备,累计实施非现场监管演出超过2000场次。据统计,目前全市各类非现场检查量占比已达70.51%,推动首都文化市场非现场检查率同比提升50%。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大幅提升了检查效率和监管覆盖面,有效解决了“大市场、小队伍”的不均衡问题,还显著降低了对演出经营场所的现场检查频次,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通过科技赋能,执法人员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复杂案件的处理和市场秩序的维护上,实现了执法效率和企业满意度的双赢。

03

未来展望:数字化执法的广阔前景

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非现场监管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执法将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可以预见,未来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数字化监管体系,执法部门能够实现对文化市场的全天候、全方位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违规行为,为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数字化执法也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减少对企业的干扰,为企业提供更加公平、透明、便捷的市场环境。通过数据共享和智能分析,执法部门能够精准识别高风险领域和对象,实施差异化监管,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查”。

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非现场监管项目的成功实践,充分展示了信息技术在文化市场执法中的巨大潜力。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有效提升了执法效率和监管水平,更为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为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