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血压防治指南发布,社区防控体系全面升级
最新高血压防治指南发布,社区防控体系全面升级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居民的健康。2024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重点强调了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出要实施分类分级健康服务,并加强对重点人群的体重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居民获取健康服务的重要场所,在高血压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血压的最新诊断标准和防控理念
2024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分级分层、预防干预、治疗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更新。指南强调,高血压诊断标准维持140/90 mmHg不变,但强化血压管理以进一步提高高血压控制率的理念。推荐一般患者(包括65~79岁老年人)诊室血压降至<140/90mmHg,如能耐受应该降至<130/80mmHg。
高血压的高危人群特征
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包括:
- 有遗传家族史人群:直系亲属患有高血压,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率比没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明显增高;
- 肥胖人群:体重超重或者严重肥胖者,更容易导致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及交感系统激活,导致高血压;
- 血脂、血糖异常人群:若患者存在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血液黏稠,血液循环速度减慢,还可能导致患者血管壁弹性减弱,可能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率比其他的人群更高;
- 生活习惯不佳人群:若患者长期高盐饮食,可能激活血管紧张素,发生水钠滞留,进而导致血压增高。若患者长期饮酒、吸烟,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下降,患者外周循环受阻,易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疾病;
- 其他人群:若患者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导致血压长期存在波动,体内交感神经兴奋,血管在中枢以及外周的神经递质作用下收缩,患高血压疾病的几率便会增高。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生命健康。高血压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血管意外,其次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再是肾功能衰竭。较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防控措施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高血压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健康教育、分类分级服务、信息化管理等方式提高防控效果。具体防控措施包括:
健康教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开展健康讲座,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健康咨询活动等形式,传播科学的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对于确诊的高血压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规范的药物治疗方案。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并定期随访,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生活方式干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导高血压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通过个性化的健康咨询和干预,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定期监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高血压患者提供定期的血压监测服务。通过建立健康档案,跟踪患者的血压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信息化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高血压患者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对患者的全程管理,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
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至关重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以下措施降低并发症风险:
定期检查:建议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心电图、肾功能、眼底检查等,及早发现并发症的征兆。
控制危险因素:针对高血压患者存在的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脂、糖尿病等,提供综合管理方案,降低并发症风险。
健康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包括合理用药、饮食调理、心理疏导等,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
紧急情况处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高血压急症的应急处理机制,确保患者在出现严重症状时能够及时获得医疗救助。
高血压是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科学管理和居民的积极参与,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