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医院王硕教授团队提出中国人群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不稳定性预测决策树模型
北京天坛医院王硕教授团队提出中国人群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不稳定性预测决策树模型
北京天坛医院王硕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Translational Stroke Research》发表重要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大规模队列的中国人群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不稳定性预测决策树模型。该模型在预测准确性上显著优于现有评分系统,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可靠的决策辅助工具。
2024年7月22日,北京天坛医院王硕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Translational Stroke Research上发表题为"A Decision Tree Model to Help Treatment Decision-Making for 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A Multi-center, Long-Term Follow-up Study in a Large Chinese Cohort"的研究论文。文铮博士和聂欣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刘清源博士、Chengcheng Zhu教授、李江安教授和王硕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颅内动脉瘤被称为"脑内不定时炸弹",但目前对于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的生长破裂风险(不稳定性)缺乏精准的风险评估方法。既往的PHASES和ELAPSS评分,缺乏对中国人群中UIA特点的探讨。虽然国内有部分研究提出了一些UIA风险评估模型,但是这些研究多是基于小样本、单中心以及横断面非自然病史的研究。因此尚无较好的方式来评估中国人群UIA的不稳定风险。
本研究基于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学中心和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建立和纳入了IARP-CP、100-Project phase-I和The 100-Project phase-II三大中国前瞻性、多中心UIA队列,共有全国46家中心参与本项研究,总共纳入1376名接受保守治疗的UIA患者,进行了至少4年的临床影像随访。纳入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基线时形态学特征,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决策树模型,以实现决策因素的可视化,增加模型的临床实用性。
研究表明,高血压病病史(HR, 1.54 [95%CI, 1.14-2.09])、aspect ratio(HR, 1.22 [95%CI, 1.17-1.28])、size ratio(HR, 1.31 [95%CI, 1.23-1.41])、动脉瘤位于分叉部位(HR, 2.05 [95%CI, 1.52-2.78])和动脉瘤不规则形状(HR, 4.30 [95%CI, 3.19-5.80])与UIA在4年内的不稳定性显著相关。通过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数据表明,纳入这些因素的决策树模型可准确地预测UIA在4年内的不稳定性(AUC, 0.88 [95%CI, 0.79-0.97]),并且预测效果显著优于PHASES评分(AUC, 0.77 [95%CI, 0.67-0.86])和ELAPSS评分(0.76 [95%CI, 0.66-0.86])。
进一步分析显示,该模型对于UIA不稳定风险的判断能力不劣于高年资神经外科/神经介入医生(AUC,0.83 vs. 0.86,P > 0.05)。在该决策树模型的辅助下,显著提高了低年资神经外科/神经介入医生(工作经验在5年以内)对具有高不稳定风险的UIA的准确性(AUC从0.63提高至0.82,P<0.001)。
该研究为中国人群中UIA的不稳定性风险评估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为临床诊疗提供了一项可靠的决策辅助工具,有望在临床应用中发挥作用。这也标志着我们在智能评估中国人群未破裂动脉瘤不稳定性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