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分钟知道,藏传佛教不止5个教派!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11:5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分钟知道,藏传佛教不止5个教派!

藏传佛教,作为佛教在藏区传播后形成的一个独特流派,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在宗教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更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藏传佛教的主要教派及其特点。

藏传佛教,又称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教,是佛教在藏区传播后形成的一个独特流派。它属于北传佛教,并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一同构成了佛教的三大地理体系。自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她们分别将佛教和戒律传至吐蕃以来,佛教逐步在西藏发展壮大。根据流派的不同,藏传佛教目前可分为五大教派:宁玛派、萨迦派、格鲁派、噶当派和噶举派。


宁玛派是藏传佛教最古老的一个教派,它的名字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古”或“旧”,因此该派别也被称为“旧派”,因其僧人戴红色僧帽而被俗称为“红教”。宁玛派的经典主要是大圆满和大悲心两部,特别注重密宗,主张修行者应以修持三部密法为主。尽管该派别历史悠久,但与其他四大教派相比,其组织结构和传播范围相对较小。


萨迦派,藏语中“萨迦”意为“灰白土”,因该派别的主寺萨迦寺所在地呈灰白色而得名。萨迦寺的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花条,因此也被称为“花教”。萨迦派主张渐悟,强调实修,注重严密的戒律和次第分明的修行方法。此外,该派别还形成了萨迦五祖这一重要传承系统,对藏传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格鲁派,是藏传佛教中最后出现的教派,也是最大的一个教派。格鲁派的僧人戴黄色僧帽,因此也被称为“黄教”。“格鲁”在藏语中意为“善律”,因此该派别特别注重戒律和法门仪轨。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提出了宗教改革的思想,主张以显宗起家,先以讲经的方式宏扬佛法,再以密宗进行修持。格鲁派的迅速崛起并不仅仅是因为其独特的修行方法,还因为它在政治上的优势地位。自15世纪开始,格鲁派成为了西藏的政教合一的统治者。格鲁派实际上是从噶当派发展而来的,因此也被称为“新噶当派”。

噶当派是藏传佛教的一个重要教派,其特点是将显宗与密宗相结合,强调实修和禅定。噶当派的经典主要是《菩提道灯论》,该派别的创始人是仲敦·加唯琼乃。噶当派的修行者注重实践,认为只有通过实修才能真正领悟佛法的精髓。


噶举派,“噶举”意为“口传”,是一个非常注重口传的教派,故而得名,噶举派的僧人通常穿着白色僧衣,因此也被称为“白教”。在公元十一世纪开始得到发展,属于新译密咒,注重密法的修炼,且密法大都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创立者先后有两位佛学大师,一是贡布朗觉巴【琼波朗觉】(990--1140),其传承被称之为香巴噶举,二是玛尔巴(1012--1197)及其弟子米拉日巴,其传承被称之为达波噶举。琼波朗觉在噶当派高僧指引之下,出家受比丘戒,并在一个名为香的地方修建寺院命名为香巴寺,香巴噶举也故此得名。而达波噶举是由米拉日巴的徒弟达波拉杰(1079--1153)修建的达波建岗波寺而得名。香巴噶举在后来的传承过程中逐渐衰微,直到近几年在汉地又有所发展,反之达波噶举则甚是兴旺发达。


除了以上目前存在的五大派别之外,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历史上被人们已经遗忘的还有2个派别:觉囊派和希解派。

觉囊派,创始人是裕莫·弥觉多杰,因其五传弟子衮邦·吐吉尊追(1243-1313)在觉摩囊建寺(今西藏日喀则市的拉孜县境彭措林寺东的一个山沟内)而称为觉囊派。觉囊派持他空见:承认有真如本体,与藏中宁玛派的大园满,噶举派的大手印,萨迦派的轮涅无别均承认有明空本性,颇为相似,不过各派又各有说法不同,但均属于“胜义有”类。觉囊派与藏中持应成派中观见的格鲁派主张一切皆空的“毕竟空”类,则全完对立,因此被视为异端而受到排挤。

希解派,亦称“息结派”,于公元11世纪初由印度佛学家帕·当巴桑杰入藏首创。藏语“希解”意为“能寂”或“能止息”。该派分前、中、后三传。当巴桑杰的前传弟子是拉琼沃色,中传弟子是却吉喜饶、琼根敦巴、益西坚赞,后传弟子是菩萨衮噶、巴察贡巴、杰娃登内。希解派注重避世苦修,但没有寺院和统一的组织,僧人多在荒山老林、坟墓葬场等人迹罕至处修行,甚至绝食舍身,该派于十四世纪末,逐渐失传。

藏传佛教的这几大教派虽然在修行方法和戒律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都致力于弘扬佛法、引导众生离苦得乐的目标。无论是宁玛派的修行者、萨迦派的实修者、格鲁派的善律者还是噶当派的实践者,他们都以各自的方式践行着佛法的真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