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肌肉到思维:打坐放松的正确打开方式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24:5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肌肉到思维:打坐放松的正确打开方式

打坐时如何实现既放松又保持清醒的状态?本文将从物质和思维两个层面,深入探讨打坐放松的正确方法,帮助读者掌握这一有助于实证修行的重要技能。

什么是放松?

放松涵盖了两大层面:物质层面与思维层面。物质层面的放松即是对身体的放松,这包括宏观的肌肉群和微观的细胞等深层次物质的舒缓。而思维层面的放松,我们通常称之为“放下”,即放下当前思维状态的特征,达到一种内心的宁静与释放。

打坐的放松和催眠的放松是不一样的

催眠放松缺乏专注,主要追求整体的体验,往往导致昏沉状态。而实证中的放松则强调专注与觉知,专注于觉察身体各部位的紧张点。

在实证放松时,无论是头部、面部还是肩部,你都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该部位,觉察紧张的存在,并观察其变化。

通过放松这些紧张点,你能感受到执着心与柔软心的差异。长期练习将减少执着心,增强柔软心,有助于缓解生活压力和紧张。

实证放松的核心在于放下执着心,而放下的实质是觉知与停止运作。

放松之后还要在专注上下工夫吗?

对,专注的修炼需建立在静与放松的基础上。要达到高度的放松,如同射击运动员那样,必须在意念上达到松静自然。射击运动员若心绪不宁,其成绩必然受到影响,因为内心的波动会迅速反映到身体上。

然而,我们的要求更为严格,因为我们追求的放松是超越身体觉受的,远超过射击运动员的标准。因此,达到射击运动员那样的放松是基本要求。放松至关重要,若未能达到足够的放松,便难以形成稳定的专注。刻意的专注虽能短暂维持,但带有作意的专注无法持久,亦无法引领我们进入定中。只有自然、无作意的专注,才能引导我们深入定中。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当身体达到一定层次,放松变得困难时,应转向思维层面。由于心物一体,身体与心境同步,此时需从可操作的角度着手,即观心并放下。思维上的放松即放下,使思维逐渐平静,进而达到更高层次。

思维上放松 就是放下所有的想法念头吗?

对,就这样一步一步放下,散乱的心要观得住,观得住散乱的心,观到之后就放下观到之后就放下,就这样一步一步证入较高层次。放松时能感觉到脸上某些地方紧张,这是放松不到位,继续去放松,必须放松,一直放松到身体的一切的觉受全部没有,一直放松到相续性思维被斩断,这样就可以了

这不仅仅是一种身体的练习,更是一种心灵的修行。通过专注和觉知,我们可以逐渐深入放松的层次,从身体的微观物质到思维的深层结构,每一步都需细心体会。最终,当我们能够真正放下执着,让心灵与身体达到和谐统一时,打坐放松的目的便达到了。让我们在每一次的打坐中,都保持这种对放松的觉知和追求,让身心在宁静中得以滋养和成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