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博物馆“廉韵清风”展:30万观众共话廉洁文化
辽宁博物馆“廉韵清风”展:30万观众共话廉洁文化
辽宁省博物馆近期举办的“廉韵清风——中华优秀传统廉洁文化展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尤其是“廉韵清风”展以其独特的主题和珍贵文物赢得了广泛关注。展览通过展示包拯等历史人物的故事和文物,深入诠释了廉洁文化的内涵。辽宁省博物馆凭借其丰富的馆藏和创新的展览理念,成为了文博界的焦点,许多观众专程从各地赶来,只为一睹这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展览内容:六个部分展现廉洁文化
“廉韵清风”展以“廉”字溯源为开端,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献和珍贵文物,系统展示了中国古代廉政思想、廉政制度、廉政人物和廉政故事。展览分为六个部分,层层递进,全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廉洁文化的丰富内涵。
“廉”字溯源
展览从“廉”字的起源入手,通过甲骨文、金文等古代文字,展示了“廉”字的演变过程。这一部分通过互动屏幕,让观众亲手书写“廉”字,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廉为政本
这一部分通过展示古代廉政制度和相关文物,揭示了廉洁政治在中国古代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展品包括古代官员的俸禄册、监察制度的相关文献等,展现了古代廉政制度的演变。
廉以立身
通过展示古代廉洁人物的事迹和相关文物,这一部分强调了廉洁品质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展品包括包拯、海瑞等历史名人的书画作品和相关文献,展现了他们清正廉洁的高尚品格。
持廉守正
这一部分通过展示古代廉政故事和相关文物,强调了廉洁精神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展品包括古代廉政故事的壁画、雕塑等,展现了廉洁精神在历史上的传承。
托物喻廉
展览通过展示古代文人墨客创作的廉洁主题书画作品,展现了廉洁精神在文化艺术中的体现。展品包括古代文人创作的廉洁主题诗文、书画作品等,展现了廉洁精神在文化艺术中的传承。
廉洁文化传承
展览通过展示现代廉洁文化作品和相关文献,展现了廉洁精神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展品包括现代廉洁主题书画作品、廉洁文化教育读本等,展现了廉洁精神在当代的传承。
参观体验:线上线下结合,感受廉洁文化
展览期间,共有30余万名观众参观了“廉韵清风”展。为了让更多人能够感受廉洁文化的魅力,展览结束后,主办方开通了线上VR虚拟展厅,观众可以通过辽宁省纪委监委公众号、辽宁纪检监察网等多个入口,随时随地在线参观。
许多观众表示,展览不仅是一次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通过观看展品,大家对廉洁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坚定了廉洁自律的信念。
辽宁省博物馆:馆藏丰富,特色鲜明
辽宁省博物馆成立于1949年7月7日,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馆藏文物近12万件/套,尤以晋唐宋元书画、红山文化玉器、商周窖藏青铜器、辽代陶瓷、历代碑志、明清版画古地图和清末李佐贤《古泉汇》著录的历代货币等最具特色。
博物馆新馆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展示面积2.4万平方米,共有22个展厅。其中,“古代辽宁”常设展展出馆藏文物1196件/组,外借展品1020件/组,共计2216件/组。展览按时间顺序全面梳理辽宁地区历年重要考古发现和遗存,展示辽河流域的历史与文化。
结语:廉洁文化,薪火相传
“廉韵清风”展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文物展览,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通过展示历史文献、珍贵文物和廉洁故事,展览生动诠释了廉洁文化的内涵,让观众在欣赏文物的同时,感受到廉洁精神的熏陶。这种创新的展览方式,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廉洁文化开辟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