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不是想拔就拔:专业医生详解适应症与禁忌
拔罐不是想拔就拔:专业医生详解适应症与禁忌
拔罐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民间广受欢迎。但拔罐真的适合所有人吗?如何正确使用拔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的冯睿智医生将为您详细解答。
作为东方的“神秘力量”之一,拔罐受到不少人的喜爱,尤其在遇到腰酸背痛、消化不良、感冒咳嗽等“不舒服”的时候,就会想寻求它的帮助。
“我从来没拔过,有没有那么神哦?”
其实,作为一种中医疗法,拔罐对众多疾病和疼痛的疗效已被证实,但问题在于拔罐人家本来是一种专业的治疗和操作,但架不住有的人没搞清楚适不适合就去拔罐,甚至还买些设备在家里自己kao!
下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的冯睿智医生就来跟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拔罐的效果、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
一、关于拔罐
拔罐疗法是中医学特别是针灸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吸筒法,民间俗称“拔火罐”或“打吸筒”。是一种以罐或杯、瓶等代用品为工具,用一定的方法使其形成负压后吸附于人体穴位或治疗部位,产生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或瘀血,以此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
二、拔罐的作用
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拔罐具有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泄热解毒、行气活血、舒筋和脉、消肿止痛、拔毒排脓、美容减肥、强身健体、消除疲劳等作用。
虽然拔罐对众多疾病和疼痛的疗效已被证实,但对于拔罐疗法发挥疗效的生理学机制却没有统一的结论。现代研究主要集中于血液循环促进理论、神经-体液调节理论、痛门理论、张力改变理论和免疫炎性反应理论。
拔罐疗法适应范围比较广泛,一般适用于风湿痹痛,各种神经麻痹,以及一些急慢性痛,如腹痛、腰背痛、痛经、头痛等,还可用于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眩晕等脏腑功能紊乱方面的病症。此外,丹毒、红丝疔、毒蛇咬伤、疮疡初起未溃等外科疾病也有所应用。
同时,拔罐还能有“治未病”(也就是预防)的作用,其中包括预防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预防慢性疲劳综合征、预防亚健康状态以及提高免疫功能。
三、这些人群、这些情况
不能拔罐
虽然拔罐经临床实践证明的确有不少功效,但它并不是所有人啥子情况都适合的,
这些人群不能拔罐——
急性严重疾病、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患者;
有皮肤高度过敏、传染性皮肤病的患者;
凝血功能异常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及血友病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
精神分裂症、抽搐、高度神经质及不合作者;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妊娠期妇女,以及处于过度饥饿、饱食或醉酒的状态都不适合拔罐。
这些情况不能拔罐——
皮肤有肿瘤(肿块)部或有溃烂处;
眼、耳、口、鼻等五官孔窍部;
心尖区体表大动脉搏动处及静脉曲张处;
急性外伤性骨折,中度和重度水肿部位;
瘰疬、疝气处。
除以上情况外,由于每个人具体情况不同,是否可以采用拔罐进行治疗,请以专业医生的意见为准。
Q
“医生,小朋友能不能拔火罐喃?”
答:婴幼儿因皮肤娇嫩,非常容易烫伤,不建议拔罐;年龄大一点的青少年是否适合拔罐、是否需要拔罐,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看了后再决定。
四、拔罐是专业操作
不能随便来
几个玻璃罐罐,点个火升温后,往背后一duo就搞定了,这是不是很多人对拔罐的印象?但实际上莫得那么简单,不信大家看看这些在拔罐过程中被烫伤、烧伤的惨痛教训——
上面这些都还是去所谓的按摩店、机构拔罐整翻车了的,还有胆大的朋友自己在屋头拔罐——
朋友们,千万不要随便找个店店,网上随便搜点攻略就拔罐了,非常容易烫伤甚至起反作用。
比如很多人在给玻璃罐罐加热时,都用的投火法,就是把纸片或酒精棉球点燃后,扔到罐罐头,迅速将罐扣在背上,要是动作不干净利落的话,罐罐内存留的燃烧物就很容易掉下来把皮肤烫伤。
再比如,在拔罐时,要根据罐罐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部位来操作,要尽可能选择肌肉丰厚、皮肤表面光滑的部位进行拔罐,操作的师傅懂不懂哇?
再再比如,罐罐吸附在身体上后,需要停留多长时间你们有没有哈数嘛?一般10-15分钟就够了,但偏偏架不住有的人为了增强视觉效果,将留罐时间刻意延长,使局部拔出很多水泡,皮肤红肿异常,这样人为性地制造出拔罐效果好的感觉,但其实皮肤都已经受损了。
而且,针对治疗和预防的问题不同,治疗的时长、手法可能都有点区别,这些都是要靠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能操作的啊!
所以,这里再啰嗦N次,千万不要到外头随便找个摊摊、店店就拔罐了,更不能自己买工具自己拔罐,烫伤了划不戳嘛!
五、拔罐后,这两点要注意
1.注意保暖。拔罐有着开泄腠理的作用,所以拔罐后需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拔罐后半日内尽量不洗澡,特别是冲凉水澡。
2.同一部位,不能反复拔罐,在拔罐的斑痕消退前,不再拔罐。
同一部位拔罐一般隔日1次。急性病至痊愈为止,一般慢性病以7-10次为一调理周期。两个调理周期之间应间隔3-5天(或等罐斑痕迹消失)。
六、拔罐后印子颜色越深
效果越好吗?
很多人都习惯根据拔罐后身上印子的颜色深浅,来判断拔罐的效果,并且认为颜色越深,身体里需要清除的“毒”就越多。
从专业的中西医医生角度来看,在正确操作下,拔罐后留下印子颜色的深浅,在医生做诊断时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并不绝对,还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整体评判。
此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如果因为操作不当、留罐时间过长,甚至烫伤了,那么印子颜色也会较深。所以,当拔罐后如果觉得自己拔罐处发痒、发烫甚至疼痛,就一定要及时去看诊。
本文作者
参考文献
[1]石学敏.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十二五”规划教材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陆寿康.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3]五富春.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十二五”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方剑乔.刺法灸法学(本科中医药类/针推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5]东贵荣、马铁明.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第九版)刺法灸法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6]陶晓瑶,冯鑫鑫.拔罐疗法预防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并发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3,12:919.
[7]马沛珍.针刺配合平衡火罐疗法治疗湿热内蕴型CFS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8]吴向琼.背部排罐配合中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86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10:830-831.
[9]郭春媛.刺络拔罐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5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07,03:161-162.
[10]赵霞.针灸配合循经走罐调治亚健康状态的疗效观察[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
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2;344-345.
[11]徐立勇针刺走罐治疗亚健康状态36例临床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上旬刊)2011(3);34-35
[12]李净草,范郁山.针灸配合背部走罐治疗亚健康状态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02:8-9.
[13]肖伟,汪瑛,孔红兵,汪节,王震,曾永蕾,朱春沁,江六顺.背俞穴拔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免
疫功能的影响[A].安徽中医学院、中国针灸学会文献专业委员会.针灸经络研究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安徽中医学院、中国针灸学会文献专业委员会:,2010:3;310-312.
[14]侯筱,白震民,刘静民.国际视角下拔罐疗法的生理学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J].针刺研究,2021,46(03):25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