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护肤:护肤新趋势还是营销噱头?
情绪护肤:护肤新趋势还是营销噱头?
近年来,“情绪护肤”这一概念在美妆界迅速走红,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新宠。根据用户说数据显示,2023年情绪护肤、疗愈护肤声量猛涨了600%,有望成为继以油养肤、极简护肤后的下一个风口。那么,什么是情绪护肤?它真的能拯救你的心理健康吗?
情绪护肤的科学原理
情绪护肤,顾名思义,是关注情绪和心理健康如何影响皮肤健康的概念。在产品层面上,往往会通过独特的「五感体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或是添加某些可以影响皮肤神经信号传递的活性成分,从而使人产生愉悦感,以实现皮肤问题的改善。
从皮肤结构、靶点和机理上讲,护肤功效的实现,是一门科学。正如文章开头所说,当情绪护肤不能讲清楚护肤品如何作用于情绪,又如何影响皮肤时,它看起来就像是一门「玄学」。前法国欧莱雅集团抗衰老科研带头人、雅颜生物首席科学家陈迪表示,在科学层面上,其实并没有「情绪护肤」这个概念;大家讨论更多的,是建立在人体神经生物学和皮肤神经内分泌科学基础上的「神经美容学」。
他解释,从宏观的神经生物学角度来说,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受器官,可以直接感知温度变化(冷热)和触觉变化(痛痒和愉悦抚摸等),并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直接与大脑连接从而可以引起情绪变化。所以化妆品作为一种直接与皮肤接触的物质,通过皮肤触觉神经系统,再结合视觉神经(例如产品颜值)和嗅觉神经(例如产品香味)系统,是可以影响大脑和情绪变化的;而大脑的情绪健康,与人体所有器官包括皮肤的健康状态都有关系。
从微观的皮肤神经内分泌角度来说,近十多年来的科学研究证实,不仅仅大脑可以分泌神经递质,皮肤自身也可以分泌褪黑素、多巴胺、皮质醇等多种神经递质。并且,皮肤自身直接分泌的这些神经递质,与皮肤的健康代谢与皮肤衰老密切相关。
情绪护肤产品特点和功效
情绪护肤产品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五感体验:通过视觉(包装设计)、嗅觉(香气)、触觉(肤感)等多维度感官体验来影响情绪。例如,一些产品采用疗愈系的包装设计,使用柔和的色彩和自然元素,营造放松的氛围。香气方面,常用薰衣草、玫瑰等具有镇静作用的精油。肤感方面,注重产品的质地和涂抹时的触感,使其更加温和舒适。
天然成分:情绪护肤产品倾向于使用天然植物成分,如精油、草本提取物等,强调产品的安全性和纯净度。这些成分不仅对皮肤有护理作用,还能通过香气和触感带来心理上的舒缓效果。
创新成分:一些品牌开始研发针对压力、情绪与衰老关系的创新成分和配方体系。例如,帝斯曼推出的原料Bel-Even®,可抑制11β-HSD1酶,降低皮质醇水平,从而改善压力性衰老与皮肤炎症。玉容初藏红花水油双相精华,通过藏红花抑制皮质醇水平,实现压力型、熬夜型衰老肌肤的改善。
情绪护肤的实际效果和争议
尽管情绪护肤概念火热,但其效果仍存在争议。一些观点认为,情绪护肤更多是一种营销概念,缺乏科学依据。然而,专家指出,情绪护肤并非玄学,而是有其科学基础。皮肤通过神经末梢感知外界信息,影响大脑情绪,而情绪又反作用于皮肤健康。这种相互作用在神经生物学和皮肤神经内分泌学中已有研究支持。
然而,情绪护肤的效果因人而异,难以量化。人源活力产品经理徐盼表示,愉悦的护肤体验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加持产品功效,但这种效果因人而异,没有办法被量化。只能期待科技的发展,让情绪护肤的效果能更科学、直观地展示给消费者。
未来展望
情绪护肤作为一种新兴护肤理念,为消费者提供了新的选择。它不仅关注皮肤表面的护理,更强调通过改善情绪来促进整体健康。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未来有望研发出更多基于皮肤神经内分泌的新机理和新靶点的创新功效成分。同时,情绪护肤的应用场景也将越来越广阔,如昼夜节律、敏感肌修复、早C晚A、晒后修复、抗衰老等,都能包装以“情绪护肤”,提供功效护肤之外的心理层面的补偿。这对于美妆行业而言也是一个重要转折,当消费逐渐从满足功能的需求到关注个体诉求时,谁能更好地贩卖消费场景及品牌精神,谁就能在护肤的细分赛道中再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