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三大病因全解析:耳石症、梅尼埃病与体位性低血压
头晕三大病因全解析:耳石症、梅尼埃病与体位性低血压
头晕是很多人经常遇到的问题,尤其是耳石症和梅尼埃病这两种耳源性头晕更是常见。耳石症通常在头部位置改变时出现短暂强烈的眩晕,而梅尼埃病则伴有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如何自我诊断和缓解这些症状呢?首先,可以通过简单的动作如Dix-Hallpike试验来判断是否为耳石症,然后进行相应的复位治疗。而对于梅尼埃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比如减少盐分摄入来缓解症状。掌握这些小技巧,让你不再惧怕突如其来的头晕困扰。
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小石头,而是一种碳酸钙结晶,长在内耳的平衡器官(球囊和椭圆囊)里面。耳石跟肾结石和胆结石是不一样的,它与生俱来,自出生便伴随着我们。正常情况,它维系着我们人体的平衡。我们闭眼坐车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加速度,就是耳石和耳石器官在起作用。耳石的学名叫位砂,平时“居住”在耳内迷路中前庭器中,是很细小颗粒,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结晶,这些结晶,肉眼是看不到的,但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耳石的功能是调整人体平衡,每当人体体位发生改变时,耳石会在位砂膜微绒毛上游移,通过感受器官神经的传导通知大脑,让身体保持在平衡状态。例如:突然起身转头时,耳石通过游移让大脑发出一系列相关指令,确保不会因此产生眩晕而摔倒。脱落的耳石碎片移位至半规管内,导致半规管内流体动力学异常是BPPV的主要病理机制。简言之,比如因年龄因素、受到外伤、快速甩头,耳石可能掉进不当的位置,这时只要变换体位,耳石在内淋巴液里晃荡一下,人就会感到天旋地转。直到头不动,耳石重新沉积下来,眩晕才会停止。
耳石症有什么症状?
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它是一种头位变化所诱发的、以反复发作的短暂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外周性内耳疾病。典型的耳石症表现常常“极有个性”,经验丰富的专科医师可以通过问诊和简单的体格检查就可以确诊。患者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口诀”自我诊断,然后找到专业的医生协助治疗。
患者自我诊断口诀——转、动、短、床、跳
第一个字“转”:指的是耳石症引起的头晕多数是天旋地转感,只有少数是表现为漂浮感。
第二个字“动”:指的是耳石症引起的症状和头位变动关系很大,往往是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头位,如转头、低头、抬头、躺下、翻身时候诱发,避免了这些位置或者体位,症状可以完全消失。
第三个字“短”:指的是耳石症引起的天旋地转感每次持续时间短,多数情况下持续不超过一分钟,最长不超过数分钟。但是可以反复诱发症状。
第四个字“床”:指的是耳石症引起的症状,长期发生于晨起时候变动体位时,发生的场景也通常与床有关。
第五个字“跳”:指的是耳石症变动体位诱发头晕时,如果观察患者的眼球,往往会发现眼球在跳动,医学术语称为眼球震颤。
耳石症如何治疗?
“耳石症”的治疗方法较多,主要通过“手法复位”治疗,规范手法复位治疗疗(canalith repositioning procedure,CRP)是公认的安全、无创、简便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迅速缓解大部分患者的眼震和旋转感。也有部分患者不做任何治疗可能自愈。
手法复位的原理,是通过头部姿势的改变,让耳石顺利回到它原本所在位置(从半规管回到椭圆囊)。后半规管耳石症,常采用Epley法和Semont法治疗。水平管耳石常采用Barbecue法和Gufoni法治疗。通常患者眩晕的症状会立即消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有时医生会开具一些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作为辅助治疗。
如经过一系列的问诊和检查,医师可以明确诊断耳石症,你是应该感到松了一口气,还是倒吸一口冷气呢?答案应该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值得高兴的是,耳石症是一种良性眩晕症,多数情况下治疗效果很好,有时立竿见影。但它易复发,可能会不定时给你来一记视觉上的乾坤大挪移。耳石症急性发作期,如果医师经过以上的诊断性变位试验,多数情况下可明确是哪一侧、哪一半规管的耳石症,也会相应的给予手法复位治疗。
什么是梅尼埃病?
梅尼埃病,也称为内淋巴积水,是一种内耳疾病,影响所有年龄段的人,但在 20 岁至 50 岁之间的人群中最常见。男性和女性同样面临风险。梅尼埃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然而,症状与内耳(称为内淋巴)过多的液体有关。这种多余的液体会破坏平衡系统和听觉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该疾病的特征性症状。
梅尼埃病的症状有哪些?
梅尼埃病的主要症状是眩晕,这是一种突然而强烈的旋转感。眩晕发作可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和失去平衡。梅尼埃病的其他症状可能包括:
- 听力损失:听力损失通常影响一只耳朵,并且在疾病早期阶段通常是暂时的。然而,如果不及时治疗,听力损失可能会成为永久性的。
- 耳鸣:耳鸣是耳内发出铃声或嗡嗡声。它可能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出现和消失,但后来往往变得更加持久。
- 耳闷:耳闷是耳朵有压力或堵塞的感觉。它也可能在早期阶段出现和消失,但在疾病后期可能会变得更加持久。
如何诊断梅尼埃病?
诊断梅尼埃病可能具有挑战性,因为没有单一的明确测试。医生通常会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和各种检查的结果来做出诊断。可用于诊断梅尼埃病的测试包括:
- 听力测试(听力图):听力图评估患者的听力能力。
- 平衡测试(视频眼震图):该测试评估内耳平衡系统的功能。
- 耳蜗电图 (ECoG):ECoG 测量内耳的电活动,这有助于识别积液。
- 诱发反应听力测定:该测试测量大脑对声音刺激的反应。
- 姿势描记术:姿势描记术评估患者的平衡和稳定性。
梅尼埃病的治疗选择有哪些?
梅尼埃病的治疗取决于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患者对各种疗法的反应。药物可用于控制头晕、恶心和呕吐。常见药物包括抗组胺药、苯二氮卓类药物和利尿剂。经鼓膜手术涉及通过鼓膜将药物注射到中耳。经鼓室手术的两种主要类型是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和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对于药物或其他疗法没有反应的严重梅尼埃病患者,手术被认为是最后的手段。外科手术可能包括内淋巴囊减压、迷路切除术和前庭神经切断术。
梅尼埃病的自我护理技巧
除了药物治疗外,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可以帮助控制梅尼埃病的症状并改善整体健康。
- 饮食改变:避免摄入过多的盐,限制咖啡因、酒精和尼古丁的摄入。
- 定期锻炼:定期进行体育活动有助于改善平衡并减轻压力。
- 压力管理:压力会加剧梅尼埃病的症状。练习瑜伽、冥想或深呼吸等减压技巧可能会有所帮助。
- 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对于维持整体健康和控制梅尼埃病症状至关重要。
- 避免触发因素:识别并避免可能使症状恶化的触发因素,例如强光、大声噪音和拥挤的环境。
其他常见原因:体位性低血压
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当其突然从床上或椅子上站起时,会出现头晕目眩等不舒适的感觉。然而,这种看似普通的头晕可能隐藏着一种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问题——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又称直立性虚脱,是由于体位改变,常见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位,或长时间站立发生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低血压,多见于老年人及体质瘦弱者。造成体位性低血压的病因复杂多样,如心排血量减少、血管收缩受损,慢性疾病以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血压降低的同时常伴有站立不稳,视力模糊,头晕目眩等症状,易引起老年人跌倒、外伤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如何自我诊断体位性低血压?
(一)卧立位血压监测
1.平卧位测量:老年人平卧位5分钟后测量血压和心率,测量过程中需要将血压计,袖带与心脏处在同一高度,保持情绪稳定。
2.站立位测量:老年人变换为直立位后1分钟、5分钟分别测量血压和心率,站不稳的老人可以靠在床边或墙边。
(二)结果判定
1.平卧位收缩压减去站立位收缩压≥20mmHg即可确诊,(如平卧位收缩压为150mmHg,站立位收缩压为120mmHg,150-120=30mmHg,30mmHg≥20mmHg,确诊);
2.平卧位舒张压减去站立位舒张压﹥10mmHg即可确诊,(如平卧位舒张压为80mmHg,站立位舒张压为60mmHg,80-60=20mmHg,20mmHg>10mmHg,确诊);
3.通过居家卧立位血压监测判定结果为体位性低血压后,请及时就医,通过直立倾斜试验、心电图、心脏超声、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等检查进一步查找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如何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一)起床“三部曲”
1.第一步:睁开眼静躺一分钟,舒展四肢,如果不恶心、不头晕、不难受,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情况就可以坐起来。
2.第二步:床上静坐一分钟,移向床边。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情况就可以站起来。
3.第三步:靠床站立一分钟,如没有不适就可以进行日常活动。起床“三部曲”可有效缓解体位性低血压的老人因改变体位而引起的头晕症状。
(二)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1.直立性体位功能训练
适用于平衡能力较好的老年人,需在家属的陪护下进行训练,预防意外事件发生。
第一步:依墙而站,双脚并拢,离墙15厘米。
第二步:站稳后双脚不动,身体轻轻向后仰,后背紧贴墙面。
第三步:双脚站稳不动,大腿及腰腹部发力带动身体缓慢向下,大腿与小腿成45度夹角即可。
第四步:双脚站稳不动,大腿及腰腹部发力带动身体缓慢向上,重回初始位。老年人可在家属陪伴下进行“蹲-站-蹲-站”训练,每次10分钟,每天坚持两次。
2.坐位功能训练
适用于体质弱、平衡能力较差的老年人。
动作一:端坐在椅子上,脚尖不离开地面的同时尽可能的抬高后脚跟,缓慢自然落下,每组15次,一共做3组。
动作二:端坐位,在后脚跟不离开地面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抬高脚尖,每组15次,一共做3组。
动作三:在后脚跟不离开地面的情况下用脚尖向外画圆10次,做完后,脚尖向内画圆10次,一共做3组。
(三)佩戴弹力腹带
弹力腹带可以通过加压减少腹部内脏积聚的血容量,促进静脉回流和增加心输出量,从而达到调节体位性低血压的作用。对于体位性低血压的老人可选择透气性及舒适度较好的弹力腹带,日间活动时佩戴于腰腹部,夜间睡眠及卧床休息时解下即可。弹力腹带使用方法简单易行(如图所示),佩戴松紧度以舒适为宜,适用于老年人在家中自行使用。
生活中如老年人在起床或转身时出现头晕、眩晕等症状时不可大意,在家进行自我血压监测,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规范治疗。日常生活中需做好起床“三部曲”、适度运动训练、合理佩戴腹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式保障自身安全,避免因体位性低血压而引发意外伤害。祝愿所有的老年人都能安心地享受晚年,度过一个又一个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