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地铁建设助力经济发展
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地铁建设助力经济发展
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全长30公里,地下线25.2公里,高架线5.2公里,总投资约240.22亿元,建设工期为6年。线路起自凤凰南路站,终于济北站,共设22座车站。作为山东首条穿越黄河的轨道交通线路,7号线将与2号线、3号线、4号线、6号线、9号线实现换乘,大大缩短黄河两岸的交通时间。
创新技术引领环保施工
在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的施工现场,一个巨大的“蓝色气球”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这个“气球”不仅样子吸睛,还能在施工人员的遥控指挥下平行移动,甚至变大变小。这是全国首个滑轨气肋式基坑气膜,具有保温、防尘、降噪、防雨雪等功能,还能沿着轨道滑动变换工地作业面。
“以往在体育馆建设项目中,我们曾经看到过这种气膜,当时就想,能不能加以借鉴。”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项目部甲代组长李强表示,区别于场馆建设,地铁施工点不是固定,而是需要随着线路移动。因此,他们给气膜加装了几段滑轨,让它可以移动,并将其设计成“大套小”的结构,让气膜可以自由伸缩,以适应不同施工面积的需求。
除了滑轨气肋式基坑气膜,7号线的施工现场还处处体现着创新的点子。用于围护桩施工中取土的旋控钻机经过改造,已经几乎不会再产生噪音。施工人员的安全帽上也配备了摄像头和语音交互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施工情况,确保安全生产。
经十路与转山西路交汇处附近的一处施工点,区别于扎眼的绿色铁板围挡,这里的围挡非但不会给人视觉上的“不适感”,反而让人眼前一亮。把工地和外界分隔开的,是一幅幅温馨的涂鸦漫画。画面上,既有美丽的泉城风景,也有“动漫版”的工程施工者,还有“我爱济南”的真情表白……这些都是联合创新小组与山东艺术学院绘画专业大学生联动的作品。
这些创新的施工技术不仅有效减少了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也得到了市民的认可和好评。“我们最高兴的时候,就是听到经过的市民的评价,他们很多都住在附近,但丝毫没有受到粉尘和噪音的困扰。有的市民说,能看出来我们为环保‘动了脑子,下了力气’。”李强感慨道。
跨越黄河的战略意义
作为山东首条穿越黄河的轨道交通线路,7号线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它不仅将大大缩短黄河两岸的交通时间,还将促进黄河南北资源互通互联,推动区域融合发展。
“济南的‘黄河时代’开启地铁‘加速度’。”专家表示,7号线未来将与多条地铁线路实现换乘,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网络。这不仅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也将为市民出行带来更多便利。
与此同时,7号线的建设也是济南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它将为黄河以北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有利于黄河南北进一步集聚资源、转型升级,增强中心城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促进黄河南北共同繁荣。
展望未来:地铁建设助力城市发展
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的建设,不仅体现了科技创新和环保理念的结合,更展现了城市发展的新思路。它不仅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地铁建设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生产力转化为发展力。”专家指出,地铁建设不仅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还能为城市带来更多发展机遇。随着7号线的建成通车,济南的城市交通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市民出行将更加便捷,城市发展空间也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目前,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这条承载着城市梦想的地铁线路,正以创新的技术和环保的理念,为济南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共同期待,这条穿越黄河的地铁线路早日建成通车,为济南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