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阳春白雪:一个关于艺术与大众的永恒寓言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01:0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阳春白雪:一个关于艺术与大众的永恒寓言

公元前280年,楚国郢都,一个才华横溢却饱受质疑的文人,面对国君的质询,用一段流传千古的对话,道出了艺术与大众之间永恒的张力。这个人就是宋玉,一个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辞赋家,也是屈原的弟子。他不仅以其出众的文学才华闻名于世,更以其机智的辩才留下了“阳春白雪”这个成语,成为后世形容高雅艺术的代名词。

01

《对楚王问》:一个智慧的回应

在《对楚王问》中,楚襄王质问宋玉:“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意思是说,你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行为,为什么士人百姓都不称赞你呢?

宋玉的回答堪称经典。他没有直接辩驳,而是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征,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歌手在郢都唱歌,当他唱起通俗的《下里》《巴人》时,能跟着唱的有几千人;当他唱起稍难一些的《阳阿》《薤露》时,能跟着唱的有几百人;而当他唱起高雅的《阳春》《白雪》时,能跟着唱的不过几十人;最后当他运用复杂的音调变化时,能跟着唱的只有几个人了。这说明,歌曲越难,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

02

战国时期的音乐文化

宋玉的这个比喻,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回答,更折射出战国时期楚国丰富的音乐文化。从考古发现来看,楚国确实拥有发达的音乐体系。例如,安徽淮南武王墩墓出土的编钟、编磬等乐器,以及“乐府”“外乐”“内乐”等音乐机构的记载,都表明当时音乐文化的繁荣。

03

“阳春白雪”的后世影响

“阳春白雪”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用于形容高雅、不通俗的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音乐典故,更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象征着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差异。

04

高雅艺术的现实困境

在当今社会,“阳春白雪”所代表的高雅艺术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和欣赏高雅艺术;另一方面,快节奏的生活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使得高雅艺术的传播和接受面临诸多困难。如何在保持艺术纯粹性的同时,让更多人理解和欣赏,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阳春白雪”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艺术与大众之间永恒的张力。在这个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重新审视这个典故,或许能让我们对艺术的价值有更深的思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