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原公杂烩:陕西汉中城固县的传统美食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22:4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原公杂烩:陕西汉中城固县的传统美食

原公杂烩,又称“全家福”、“大团圆”,是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的传统美食,以其独特的烹饪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当地最具代表性的饮食文化之一。这道历经500年传承的名菜,不仅在口感和味道上独具特色,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现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起源

城固历代移民颇多。明代成化年间(1465年)朝廷户部官员原杰奉旨安置湖北荆州、襄樊一带灾民顺汉江上游到城固李氏村(今原公村)落户,李氏村从此人员增多,村庄扩大,李氏村的人们为纪念原杰这位恩官,便将李氏村改称原公村。

随着村民生活需求和生产贸易发展自然形成集镇,加之湑水河道近在镇边,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众多丰富的地域物产,南来北往的客商不断,促使原公的农业、商贸、手工业、经济、文化得到迅速发展,饮食文化也得到相应发展和创新;在饮食生意的攀比竞争下,原公的两位姓尚、姓赵的厨师创造发明了“原公酸汤杂烩”这道地方名菜,又称“全家福”、“大团圆”,传承至今已有500多年。它历史悠久、久传不衰、久吃不厌、颇享盛名。

所需食材

粉丝、木耳、干黄花、肉丸、响皮、酥肉、鸡脯肉、鸡骨头、猪骨头、葱花、香菜、香油等。

做法

原公杂烩由底垫、面子和汤三部分组成,底垫是放在原公杂烩底部的食材,有粉丝、木耳、干黄花以及肉丸、响皮、酥肉等等,食材丰富,选料考究,荤素搭配,久吃不厌。面子是飘在这道菜上面的食材也是最为讲究的,它是由最好的鸡脯肉做成,白、红、绿、黄等颜色的丸子,亮丽的色彩,很是夺人眼球。底垫和面子都准备好之后便可以放入蒸笼,无多余工序和步骤,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口感顺滑鲜美。清汤是原公杂烩的灵魂所在,由鸡骨头猪骨头熬制而成,大火烧开,小火慢炖,再经过厨师调制酸汤,喝起来酸酸爽爽,余味悠长。最后撒上葱花和香菜,再滴上几滴香油,一道美味便制作而成。




制作要点

原公杂烩,食材精美,选料考究,荤素搭配。素菜类,必备的有干黄花、木耳;荤菜类,必备有鱼丸、饷皮、酥肉三种。

原公杂烩,讲究清汤清水,不见一丝浑浊。原公老厨把做汤不叫烧汤或熬汤,而叫了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吊汤”。猪骨头、鸡骨头熬汤,油大沫多很浑浊,厨师用动物血去浊法让它变清,经过厨师调制过的汤变得清澈透亮,再经过秘籍绝招——调制酸汤,品之酸酸爽爽,解腻消渴,余味悠长。

原公杂烩上桌前还要做一些装碗美饰,将已蒸好的原公杂烩从蒸笼里取出,厨师用敏捷利落的身手迅速翻扣在早已备好的大汤碗里,然后撒上葱花蒜苗和菱形蛋皮,清汤一浇,一窝热气腾腾、清香四溢、五彩斑斓的原公杂烩就上桌了。无论这形、色、汤、味,无不让人拍手叫绝。

菜品特色

原公杂烩制作是以猪肉、鸡肉等材料变换为吃肉不见肉的厨艺技巧为主,以独特的腥味汤水为辅,再以精细复杂的配料为上,又以花色品种的组合为中,最后以开席时的操作工序为风格,堪称原公最精辟的饮食文化之创举。

杂烩在食用时 荤而不腻,清香淡雅,古朴厚重,色艳味鲜带给人咸中有酸,酸中有腥、腥中有香、香中有辣、五味俱全的独特口感。尤其是杂烩血腥味的汤水味道任何物质调料是无法代替的。

原公杂烩在民间已将其作为宴席首菜,当地举办婚嫁、满月、祝寿、等宴请宾客及年节宴会必不可少,是原公·城固乃至汉中盆地,人人爱吃,人人知晓的地方名菜,现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