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会伤肝吗?
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会伤肝吗?
他汀类药物是治疗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但很多人对其副作用存在疑虑,特别是担心会伤肝。本文将详细解答关于他汀类药物的常见问题,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有哪些?
他汀类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有两个:一是引起转氨酶升高;二是导致肌肉酸痛,伴有或不伴有肌酸激酶(反应肌肉细胞损伤或坏死的指标)升高。
此外,有些人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可能有血糖升高、肌酐(反应肾功能的指标)水平升高等反应。还有一部分人有失眠、肠胃不适等症状,也有少数人会出现皮疹等表现。
转氨酶升高一定有肝损伤吗?
转氨酶升高了,这也是患者服用降脂药时最担心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转氨酶升高并不能与肝功能损伤划等号。虽然转氨酶是肝功能损伤最敏感的指标,但转氨酶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伤肝”。
他汀类药物主要在肝脏发挥作用,通过阻断肝细胞合成胆固醇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口服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转氨酶升高,很多时候是因为肝细胞代谢活动异常,导致转氨酶释放,并不意味着肝细胞的损伤和坏死。口服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发生转氨酶显著升高的概率是很低的,平均每200个人中才会出现1例。
- 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可出现异常的肝功能指标
- 氨基转移酶 ALT、AST 水平升高:病变——肝细胞;
- 胆红素水平升高,特别是直接胆红素。胆红素水平比转氨酶水平更能直接准确的反映肝脏损伤情况:病变——肝小胆管;
他汀引起肝酶升高的发生率
肝酶升高的机制
他汀导致肝酶升高机制仍不清楚,可能是该药物引起肝细胞膜结构改变而导致肝酶的渗漏,也可能与以下这些因素有关:
- 有观点认为,转氨酶的升高是肝脏合成胆固醇减少,血胆固醇水平降低的反映;大剂量他汀可引起肝细胞氧化应激,抑制甲羟戊酸的合成导致中心带肝细胞坏死;
- 合并脂肪肝;
- 同时使用可能导致肝酶升高药物;
- 大量饮酒等。
转氨酶升高还能继续服药吗?
转氨酶升高了,是不是就不能继续服用他汀类药物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种升高是可逆的,减少用量、更换药物种类,或是不采取措施,让身体先适应一段时间,都可以使转氨酶恢复到正常水平。
医生遇到转氨酶升高的情况时,首先会考虑患者是否有肝病,如果不是肝脏本身的问题,那么,转氨酶升高在正常值上限的3倍以内时,可以不用换药、停药,患者只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即可。如果1个月后,患者复查发现转氨酶水平更高了,也不用过于担心,这并不意味着肝脏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此时医生会考虑暂停药物、更换药物或者在减少用量的同时,联合使用另一种类的降脂药物,如抑制肠道吸收胆固醇的药物依折麦布。
氨基转移酶升高的具体临床处理
1)无症状的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 3 倍 ULN:
- 停药;重新测定氨基转移酶水平,如果仍然 > 3 倍 ULN,应排除是否有其他病因学因素;
- 排除其他因素,应暂停给药,每周复查肝功能,直至恢复正常。
2)无症状的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 < 1.5 倍 ULN:
- 不必停用他汀药物;
- 保肝药物。
3)无症状的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 1.5 倍~3 倍 ULN:
- 他汀减半;
- 保肝药物。
4)肝硬化代偿期、慢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可以完全接受他汀类治疗。如肝酶升高,参考上述意见。
- 胆红素升高的临床处理
1)胆红素水平升高 > 2 倍 ULN,或有黄疸:
- 停药;每周复查肝功。
2)胆红素水平升高 < 2 倍 ULN:
- 他汀量减半;和/或服用降黄疸药物,每周复查肝功。
- 临床应用他汀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1)HPS2-THRIVE 研究:中国患者肌病及肝酶升高风险明显高于欧洲患者。
2)中国他汀使用 65 岁以上老年人比例高,脂肪肝和肝炎患病率高。
3)中国医生应关注他汀肝脏安全性并定期监测肝功能,他汀治疗过程中的监测依据我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总的来说,大部分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安全有效,可以长期服用,只有少部分会有肝脏转氨酶升高,其中个别转氨酶严重升高的才需要停药。具体来说,就是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这两个指标,如果通过检查,在没有其他疾病因素影响的前提下,这两个转氨酶指标中有一个超出了正常值上限的3倍以上,需要及时的停用他汀和复诊治疗。
因此通常服用他汀类药物之前会检测肝功能,用药后也需要定期复查,就能最大程度预防药物伤肝的问题。
服用他汀类药物要注意什么?需要牢记“3要2不要”原则
牢记3要:
- 要严格按照医嘱使用:
阿托伐他汀常用的起始剂量为10mg ,每日一次,最大剂量可以用到80mg,可在一天内的任何时间服用,不受进餐影响。
针对病情不同,使用剂量也会有所差异,应严格按照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如果过量使用可导致副作用增加,而剂量不足则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因此,在使用阿托伐他汀时,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合适的剂量,不要自行增减剂量。
- 要定期复查监测
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的人群需要定期复查血脂、肝功能、血糖等指标,以便及时了解身体状况,调整药物剂量。此外,在服用阿托伐他汀期间,还应该注意观察自己是否有肌肉疼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
一般来说,首次使用降脂药物者,用药4-6周复查。如血脂达标且无不良反应,逐步改为每3-6个月复查1次。
- 要注意饮食和运动
服用阿托伐他汀期间,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脂肪和糖分的摄入,同时适当运动,以增强降脂效果。饮食上应尽量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等;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注意一点,避免喝西柚汁或吃西柚,因为西柚里面的化学物质会抑制阿托伐他汀的代谢,会导致阿托伐他汀体内蓄积,增加药物副作用的风险。
运动方面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以促进新陈代谢和脂肪消耗,同时能辅助药物控制血脂水平尽快达标。
牢记2不要:
- 不要害怕副作用而停药
和其他药物一样,阿托伐他汀也有副作用,如腹泻、恶心、肝功能异常等,也会有严重的副作用,如横纹肌溶解症等,但是,这些严重副作用的发生率较低,且停药后通常会消失。如果发生副作用,应该及时就医,听取医生的建议。
- 不要随意联合使用其他药物
阿托伐他汀和一些其他药物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如环孢素、吉非罗齐、克拉霉素、烟酸等。如果确实需要联合使用其他药物一块使用,应该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同时,对于一些中药或保健品等非处方药的使用也要谨慎,避免与阿托伐他汀产生相互作用或加重副作用。
对于患者来说,定期复查生化全项非常重要。 一方面是要观察药物的治疗效果如何,比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了多少; 另一方面则是看患者是否出现了前面讲的副作用。
一般情况下,服药后的第一个月和第三个月,患者需要进行两次检查。因为副作用出现的高发期是第一个月,如果第三个月还没有出现副作用,那么在生活方式没有明显改变的前提下,患者之后出现副作用的概率就很低了。这时每半年甚至一年复查一次生化全项即可。
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并不可怕,只要发现及时,医生有办法应对。到目前为止,此类药物仍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药物。
结语
总之,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危险因素,只有控制血脂水平才能降低冠心病、心梗、脑梗的发病风险,而降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脂药控制血脂水平,不能自行停药,而服药过程中记住上述注意事项,就能最大程度降低用药风险,保持健康。
来源老年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