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买面包时,要警惕这个成分!长期食用伤肝肾,有人还在天天吃!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06:3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买面包时,要警惕这个成分!长期食用伤肝肾,有人还在天天吃!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其中,脱氢乙酸钠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防腐剂,因其安全性争议而备受关注。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脱氢乙酸钠的安全性问题,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范和健康影响,帮助您更好地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和选购注意事项。

脱氢乙酸钠的安全性争议

脱氢乙酸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具体来说是防腐剂。由于它能较好地抑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避免霉变,此前被广泛运用在食品、饲料和化妆品等领域。

为何站上风口浪尖?

自1990年代至2017年,脱氢乙酸钠一直被认为实用的低毒广谱型防腐剂。脱氢乙酸钠被推向风口浪尖,迅速引起行业内人士对其安全性的关注源自于2017年宁夏某镇的一起食品中毒事件:

  • 违规添加导致28名食物中毒
    早在2017年7月20日,宁夏28名4岁以下儿童出现食物中毒现象,主要症状为气喘、站立不稳、呕吐、嗜睡和腹泻等,疾控中心分析后发现是由于食用了违规添加脱氢乙酸钠的牛奶。
    而现行《食品添加剂食用标准》禁止牛奶添加脱氢乙酸钠。

  • 社交媒体上关于小面包的讨论
    很多人在社交软件上发布关于#面包里的脱氢乙酸钠不要吃#的讨论,这些案例都再次将它推向风口浪尖。

那它究竟有没有危害?
首先,长期食用它会伤害器官,比如会伤害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因而可能会出现肝肾功能性减弱、颤抖、惊厥,也可能会有体重下降和慢性肺水肿的情况。


科学家也给小鼠灌了大剂量的脱氢乙酸钠做实验,结果发现脱氢乙酸钠中毒后的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了损伤。

不过这些都存在一定的前提,那就是剂量、时间、使用范围和场景。

脱氢乙酸钠将淡出防腐剂的舞台

2024年3月12日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其中规定:各种淀粉制品,各类面包、糕点、主食,烘烤食品馅料等食品,都将禁用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作为防腐剂。

其实可以看到它不是不能用,而是为了减少风险,所以调整了使用范围和特定食品的剂量。

但该标准将于2025年2月8日实施,目前在售的面包中仍然还普遍添加有脱氢乙酸钠,所以朋友们在这标准新旧交替期间,需要做到购买时仔细查看配料表。

为什么有的食品不加防腐剂,也能保存很久?

随着大家健康观念的提升,无添加防腐剂的食品已经成为食品界主打概念,但是很多人总存在一定的疑虑。

不含防腐剂的果汁怎么保存?

实际上,防腐剂不是延长保质期的唯一手段。比如苹果变色是因为酶促褐变而不是腐败。自己榨的苹果汁容易变色,是因为在榨汁过程中,并未经过钝化酶的过程,导致果肉细胞破碎时其自身的内源酶(多酚氧化酶等)释放,进而催化多酚类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有色的醌类,即酶促褐变。

通常来说,微生物是引起果蔬汁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所以果蔬汁加工关键点就是杀菌钝酶。

目前,果汁生产中常用灭菌方法主要是传统的巴氏灭菌法和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

罐头食品防腐剂多、没有营养?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罐头食品》中的定义,罐头食品是指以水果、蔬菜、食用菌、畜禽肉、水产动物等为原料,经预处理、装罐、密封、加热杀菌等工序加工而成的无菌罐装食品。

而无菌状态下,保质期自然也就长,一般来说就不用“防”了。

另外,罐头食品在储运过程中,其营养流失要小于冷鲜食材——罐头食品因在其食材成熟期采摘、就地迅速加工锁住营养,与新鲜食材从采摘、运输、销售,再到消费者冰箱的路线相比,营养损失更少。


所以在新鲜食物匮乏的情况下,罐头食物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食品添加剂也分好坏?这5种确实要少吃!

红榜

  • 营养强化剂
    营养强化剂包括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物质。
    对于特殊人群,营养强化剂很有必要,比如有的婴儿需要吃婴幼儿配方奶粉,其中就加入多种营养强化剂,配合乳清蛋白等,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

  • 氨基酸
    包括人体无法合成的氨基酸,常用于食品添加剂的氨基酸:甘氨酸、半胱氨酸、胱氨酸、丙氨酸等。大多用作增味剂或香精香料。

  • 增稠剂
    一些冷冻饮品中“是非”比较多的如刺槐豆胶、瓜尔胶等,其实都是增稠剂,主要来自植物提取物,和苹果果胶一样,属于水溶性膳食纤维,一般只在肠道里走一遭就被排出体外,不会被人体吸收。

  • 天然抗氧化剂
    例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还有一些直接从植物提取,如茶多酚、甘草抗氧化物等。

黑榜

  • 苯甲酸
    苯甲酸钠和苯甲酸是主要应用于果汁中的防腐剂,当在含有抗坏血酸的饮料中加入苯甲酸钠之后,两者可能会发生反应,生成致癌物——苯。

  • 合成色素
    很多方便面、火腿肠、果冻、饼干、薯片等食品中都含有合成食用色素,合成食用色素由砷、铅、苯酚、苯胺等物质组成,长期食用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比如代谢紊乱、慢性中毒、损伤神经,甚至致癌等。

  • 果葡糖浆
    果葡糖浆经常添加于各类饮料,也会用在面包、零食、汤料等加工食品中。
    它是一种通过酶解法从玉米淀粉中获得的甜味剂,大量食用之后约等于吃下超量果糖。长期摄入可能导致脂肪肝,也可能会引发高尿酸血症,增加痛风风险。

  • 安赛蜜
    安赛蜜是一种甜味剂,在蜜饯、饮料、酱油等食品中比较常见,大量食用会改变肠道菌群、升高血糖、增加体重等,对身体健康不利。

  • 含铝膨松剂
    总体来说,膨松剂比较安全,但有些膨松剂中含有人体并不需要的铝元素,存在健康隐患,大量摄入对大脑正处于发育中的孩子尤为不利,可能导致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增大患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

此外,也有不少研究认为阿斯巴甜、亚硫酸盐、糖精等食品添加剂会危害健康,应该少吃含有以上食品添加剂的食物。

没有添加剂的食品,一定更安全吗?

食品添加剂不该添加时乱添加,属于不法行为,但该添加时不添加也是不行的,防腐剂就是让消费者受益最大的食品添加剂之一。

由于微生物时刻准备与我们争夺食品中的营养物质,空气中的氧气也会让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氧化变质。

因此,完全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的加工食品是罕见的,其安全性也令人担忧。就算某种产品宣称不含“防腐剂”,但未必不含“抗氧化剂”等其他食品添加剂,宣称不含“食用色素”,也不等于不含香精、乳化剂、增稠剂等其他食品添加剂。

总而言之,很多食品添加剂是有毒的,但只要不超范围、不超量,对人体就无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想远离非法添加物应做到:

  • 到正规、知名且大型的连锁超市选购“大厂家生产的食品”。
  • 关注食品标签上的信息,拒绝购买三无食品。
  • 如在外就餐,请选择知名度高、干净卫生且食品流通速度较快的餐厅就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