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回家”成立16年,助力超万个家庭重聚
“宝贝回家”成立16年,助力超万个家庭重聚
“宝贝回家寻子网”是国内知名的公益寻人平台,成立于2007年,致力于帮助被拐儿童、走失儿童及其他重要人物寻找亲人。平台利用互联网的广泛传播性和高效性,通过信息登记、匹配、志愿者服务和宣传推广等功能,极大提高了寻人的成功率。截至目前,宝贝回家已成功帮助超过1万个家庭重聚,成为利用信息技术高效寻子的重要工具。
平台功能与使用方法
用户可以通过宝贝回家寻子网进行信息登记,包括被寻人员的基本信息、特征描述、失踪时间地点等关键信息。平台会将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并通过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广泛传播。
平台拥有庞大的志愿者团队,他们会根据登记的信息进行线索排查和实地走访。同时,平台还与公安机关合作,利用全国打拐DNA数据库等技术手段提高寻人效率。
用户需要在平台上注册账号,填写详细的寻人信息,并上传相关照片和证明材料。信息提交后,会有专门的志愿者跟进处理。用户还可以通过平台发布寻人启事,利用社交媒体分享扩散,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
成功案例:高庆松的寻亲之路
高庆松(苟永明)的寻亲故事是宝贝回家寻子网众多成功案例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1994年11月底,年仅三四岁的他在成都火车北站与父母失散,后被送至四川省成都市儿童福利院。1996年8月20日,他被一对荷兰夫妇收养,开始了新的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苟永明内心深处对“我是谁?我来自哪里?”的疑问越来越强烈。2007年,他通过网络在宝贝回家登记寻亲。在志愿者若夕的帮助下,他的寻亲信息得到广泛关注。尽管初期的几次寻亲尝试都未果,但平台志愿者们从未放弃。
2023年4月,在志愿者的多次努力下,苟永明的血样终于顺利采集,并在若邻郎和云谷的协调下入库比对。令人惊喜的是,他的DNA单亲比中了家寻高庆松的母亲。2024年2月11日,苟永明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回到了亲生母亲的身边。
社会影响与挑战
宝贝回家寻子网的成功不仅体现在一个个团圆的家庭中,更在于其推动了整个社会对寻亲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然而,寻亲之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成功团聚后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始人张宝艳指出,儿童拐卖对家庭的影响是毁灭性的。被拐儿童在新家庭的成长经历,往往会在他们心中形成对收养家庭的身份认同。当他们回到亲生父母身边时,需要重新建立对原生家庭的身份认同,这一过程往往充满困惑和矛盾。
专家建议,要建立完善的救助机制,为被拐儿童提供后续的心理康复治疗和生活帮助。这包括建立被拐儿童安置中心,提供住宿、心理疏导、技能培训等服务。同时,社区、学校、家庭应共同努力,加强沟通合作,为孩子们创造安全的成长环境。
让我们一起关注和支持寻亲事业,让科技与人文关怀携手,为更多家庭带来希望和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