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童年》里的俄国:高尔基笔下的社会黑暗与人性光辉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14:2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童年》里的俄国:高尔基笔下的社会黑暗与人性光辉

《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阿廖沙从三岁到十岁的成长经历。这部作品不仅反映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还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不公。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情节,高尔基展现了主人公在困苦环境中的坚持与奋斗,最终实现了自我超越。

01

成长与逆袭:阿廖沙的精神历程

阿廖沙三岁时父亲死于霍乱,母亲带着他到外祖父家生活。在这个家庭里,父子、兄弟、夫妻间钩心斗角,为争夺财产不断争吵、斗殴。外祖父卡什林年轻时是个纤夫,后来开染坊成了小业主,但家业开始衰落后变得愈加专横暴躁。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为了分家和侵吞母亲的嫁妆而不断争吵、斗殴。阿廖沙一进外祖父家就不喜欢外祖父,害怕他,感到他的眼里含着敌意。

然而,阿廖沙并没有被这种恶劣的环境所击垮。他从外祖母那里得到了温暖和力量。外祖母为人善良公正,热爱生活,相信善总会战胜恶。她知道很多优美的民间故事,那些故事都是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她信仰的上帝也是可亲可爱,与人为善的。外祖母的爱和智慧深深影响了阿廖沙,使他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

02

人物塑造与社会环境

在《童年》中,高尔基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外祖父卡什林是俄国小市民阶层的典型代表,他暴躁、乖戾、贪婪、自私,经常凶狠地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非常贪财,暗地里放高利贷,秘密接受典当,甚至怂恿徒工到市场上偷窃。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自私、贪得无厌,总是为了财产争吵不休。这些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黑暗面。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祖母伊凡诺夫娜。她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胸怀宽大、善于忍让,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无私的爱丰富了阿廖沙的心灵。此外,还有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乐观纯朴的“小茨冈”、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等,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帮助,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03

艺术特色与现实意义

《童年》在艺术上运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交替使用的方法去描写。作品主要以儿童的视角观察描写生活,使“童年”丰富生动,充满童趣;另一方面,作家又间或以成人的视角评点生活,使笔下的文字含义更清晰深刻,更富有思想性和哲理性。

这部作品取材于作家的自身经历,但又不是作家早年生活的简单再现。它一方面真实描写了阿廖沙的成长过程和他的所见所闻,大量运用翔实材料;同时,又运用典型化的手法,努力挖掘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并对它们进行提炼加工,使之能够反映生活的本质。在《童年》中,人物已不再是单纯的个人,而成为某一类人的代表;外祖父的家已不是一个一般的家庭,而是旧俄时代由沉重的劳动、家长制手工业生产关系和无聊的生活造就的小市民社会的缩影。

《童年》反映了俄罗斯国民人性中的弱点,鞭挞小市民的卑鄙灵魂,但作者并未停留在对落后、野蛮、丑恶的揭示与批评上,他也为读者塑造出一系列在艰难困苦中仍坚持理想,不同流合污的新人形象,其中主人公阿廖沙就是这一代新人的典型代表,这无又为《童年》这部冷峻的现实主义作品抹上了乐观主义精神的色彩。

这部作品对当代读者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告诉我们,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也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阿廖沙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超越物质困境的。他的坚持和奋斗,最终实现了自我超越,成为了坚强而善良的人。

《童年》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在俄苏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不可比拟的艺术价值。它被视为俄苏自传体小说的里程碑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成就之一。这部作品不仅是高尔基个人的成长记录,更是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缩影,展现了人性在困境中的挣扎与升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