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温润玉溪 旅居福地丨元江:行走云海梯田的倩影——“梯田人家 云上那诺”四时田园韵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18:1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温润玉溪 旅居福地丨元江:行走云海梯田的倩影——“梯田人家 云上那诺”四时田园韵

元江县那诺乡的梯田,是哈尼族人民千百年来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从春到冬,这片神奇的土地随着季节的更迭展现出不同的风采,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故事。

哈尼族对梯田世勤其畴,历来精于开山垒田。千百年以来,祖先们凭借一柄板锄,在这地险山越峻、章巴岭自雄、云层霾峭壁深处,挥锄不息,雕刻不停,砥砺前行,建造了气势恢宏的梯田,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梯田农耕文化——“春耕夏锄,秋收冬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哈尼族与其他兄弟民族和睦共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结成亲密友好的关系,求得共同的发展。

如今在元江县境内当首推那诺乡梯田人家最为壮观,这些梯田垒建在山势陡峭、沟壑纵横的谷岭间,从山脚至山顶,一般呈长条环状绕山而行,埂回堤转,绵延曲折,形如迷宫走廊,看似错综复杂但不失流畅,随性而为又不缺灵秀纤媚。只需稍加留意,便可知悉其中的奥秘,其实座座梯田却自成体统,上下左右田里埂间严格遵循稻耕文化山水导流系统的合理性、流畅性和安全性,通过借田输水和涧槽渡水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自上而下灌溉方法便是一绝,因势利导将这一潜力发挥到极致,实现一垄垄梯田自流灌溉,从而促使整座梯田有机的连起来、动起来、炫起来,保证一年四季水源不断,同时让涝水、渍水和尾水通畅排泄,有效避免梯田因水满而出现溃决、塌方等严重后果。正如清代中期嘉庆《临安府志·土司志》中载:“水源高者,通以略彴,数里不绝。”故素有“天下大旱,哈尼梯田无忧;天下大涝,哈尼梯田有收”一说。

极目远望,层层梯田如玉带,镶嵌青山舒缓流畅;又如彩练缠绕大山,蜿蜒曲折迎风舒展。但梯田不是一道静止不变的景观,它随着四季的更迭,呈现迥然不同的色彩和风情,闪烁着别样的韵律和节奏,更是“梯田人家 云上那诺”展现勤耕四时的自信人生舞台。

春天,梯田波光粼粼、气象万千,是一首娓娓动听的抒情歌。

春到那诺含朝润,傍山梯田易得春。

天际霞光入田来,潋滟碧波映七彩。

翩翩呢喃谁家燕?终日劳作田夫家。

荷锄莫道春耕早,正是踏梯暮归时。

每当阳春三月,万顷碧波映七彩,天地交相辉映,把梯田营造成一个光怪陆离、晶莹剔透的琉璃世界;加上从台台梯田的排水口跌落下来的水帘波光粼粼,恰似条条小瀑布挂在高低不一的田埂上,可谓梯田连天,瀑布万千,绚丽多姿,蔚为壮观。

如果说燕子呢喃把欢歌是奏响春回那诺的号角,唤醒万物复苏的唱本;那么哈尼儿女顺应自然,撸起袖子,卯足干劲,只争朝夕,适时开启新一轮“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蜜蜂般勤劳连朝暮的春耕稻作场景,才是最靓丽的一道道淳朴迎春的哈尼梯田动漫图和风景线。在明媚的春光中,在温暖的阳光下,勤劳的哈尼儿女幸福的耕耘在梯田中欲罢不能,总有一份割舍不断的情怀,只有当梯田上最后一抹日光诗情画意般徐徐下降,私语的夜幕来临之时,才会悠然自得踏梯而归。一年的农事始于春,勤劳的哈尼儿女因劳作而紧张,因憧憬而激动,把春耕看作是丰收的前奏。春天多一耕一耙,梯田光长稻苗不长草;春天多背一背肥,秋天多打一箩谷。春天播下种子,也播下了一年的希望。理所当然“终日劳作”和“踏梯暮归”正是哈尼儿女勤劳、本分、与世无争的真实写照。

夏天,梯田绿意盎然、一派生机,是一首激情高亢的山歌。

连雨不知春归去,乍晴方觉孟夏时。

烈日当头气炙人,云蒸霞蔚烟连天。

子规催耕人倍忙,新秧翠绿栽满田。

插田薅草谁家女?银泡叮铃哈尼妹。

每当孟夏时节,子规昼夜啼鸣,哈尼山寨“开秧门”后,梯田四处唱《栽秧山歌》。山歌此起彼伏,遥相呼应,浑然一体。其间,犁田耙田吆牛声、拔秧送秧栽秧声、潺潺排水跌落声、哈尼银泡叮铃声、少男少女捉鱼声,声声悦耳,又隐隐约约相互“应和”,自然形成“和声”的功效,加上哈尼儿女与生俱有天籁般吟唱的音质,不仅旋律明媚流畅,而且内容活泼、富有情趣,十分优美动听,震撼山谷,久久回荡在梯田上空,使人幸福的沉醉在音乐意境里而忘却劳作的艰辛。

在忙忙碌碌的实境中,将任劳任怨、至情至性之情展露得淋漓尽致,既突出哈尼儿女吃苦耐劳、质朴善良的本性和旷达豪迈、率性直爽的性格特征,又体现了哈尼儿女生来会唱歌的禀赋,能与天地对话、与自然交流,投入山水怀抱,调适天人合一的卓越智慧。勤劳的哈尼儿女把繁重的劳动场面当做歌舞的场所,劳逸结合,不知疲劳,不知不觉中座座波光粼粼的梯田换上翠绿的新装,此时梯田一片生机盎然,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人文景观。可谓“装点此梯田,今朝更好看”。

秋天,梯田秋风送香、金涛滚滚,是一幅锦绣图画。

烈日炎炎当空照,知了声声催人急。

地烤天蒸秋色浓,碧绿天梯换金装。

阵阵秋风送香来,金穗弯腰说丰年。

三春不如一秋忙,童叟刈谷无闲人。

夏,不露声色地走了;秋,轻盈盈地来了。蛰伏一冬的知了,破茧而出,豪情放纵,终于把唱的梦想变成现实。虽然秋天的梯田没有春天的绚丽,也没有夏天的火热,但时光把仲夏深黛的绿色稻苗,由一个浓妆绿抹的妙龄少女,变成个披金戴银的少妇。秋天的美在于成熟、老练、丰登,不像春那样羞涩、妩媚、柔弱,也不像夏那样袒露、火热、骄横。那金灿灿的稻田,一串串沉甸甸饱满充实的稻穗,承载着哈尼儿女一年的寄托和梦想。在秋风的吹拂下,金穗婆娑,撩人欲醉;粉黛飘香,散发诱人的芬芳;若有若无,惹人眼花缭乱。仿佛让人置身于金涛滚滚、金阶连缀、郁香飘荡的秋实图景中,欲与稻浪随性翻滚,又怕惊扰“金秋”的盛会,让人思绪万千。在金黄的稻田上,燃烧着炽热的追求,流淌着沸腾的热血,焕发着青春的朝气,把无数哈尼儿女的梦想,变成硕果累累的金秋画卷。

春时播种,夏时耕耘,秋时收获,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定律。每当秋收时节,碧空如洗,凉爽舒适。此情此景,悄悄地睁开双眸,擦亮眼睛,去仔细瞅瞅,就会发现:村姑童叟无闲人,晨昏入地人人忙;滴滴汗珠摔八瓣,金穗欢跳进谷船。村头寨尾,就连古稀、耄耋之年的长者也欲静而不止,三五成群,有的侧耳倾听新茬打谷声;有的乜斜着眼睛,翘首遥望,期待儿孙们满载而归,无处不因丰收而快乐。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快乐的季节,也是最忙碌的季节,的确,再忙的“三春”怎能比得上此时劳作之繁重、之艰辛。人们依循“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驿动之情;秉承“粒粒皆辛苦”,惜天爱物的朴素情怀;追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境界;树立悯农方能敬农,敬农方能食安的安生之道,绽放着深邃的稻耕文化底蕴和农耕不辍的强烈夙愿。

冬天,哈尼梯田云秀神奇、蜃景横生,是梦幻般的仙境。

云海如练罩山川,轻风一卷轻如纱。

须臾聚散千百变,蜃景仙境云中生。

斑斓雾流真如绮,摇曳绵绵藏梯田。

犁田耙田无处觅,吆牛号子雾中来。

每当冬春时节,梯田就像一个成熟的哈尼汉子,默默地静候、痴心的等待——云海的相拥相抱、轻轻抚摸;云海则如一个不守时、不讲规矩、捉摸不透的温文儒雅又随性的少女一般,总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秘而不宣的悄然来临,自有一股轻灵之气,神态悠闲,气若幽兰,在那冷傲灵动中颇有勾魂摄魄之态,让人不得不魂牵梦萦,欲说还休。

其实,只有在冬春气温忽冷忽热,冷热不定,乍冷还暖,昼夜温差极大,天空又湛蓝之黎明时分,从深邃蜿蜒的河谷徐徐上升的暖湿气流受阻于峥嵘的大山,抬升至山腰时遇冷空气形成多雾低云,宛如雾霭陡然而生。变幻莫测的云海,罩住了山川田野,一切沐浴在氤氲中,任凭云海的洗礼,俯首于云海的教诲,唯有哈尼儿女铿锵有力的吆牛勤耕声不时从云海梯田深处传来。这是一份信仰的坚守,是一份承诺的兑现。但又是朴素的,是始自脚下的,是怀着乐观和旷达的心态,坚如磐石的农耕意志竟把寒气焐热成阳光般的温暖,让人获得足够欣慰的理由。因为哈尼儿女知道,经过冬耕深翻,既能将地面上大部分病虫害的卵和杂草种子翻埋到较深的土层,使其丧失活力,窒息而死;还可将土层深处的虫卵、蛹及部分杂草的根翻到地表,使其冻死,虫卵可被益鸟或捕食性昆虫捕食,从而大大减轻来年病虫害和杂草对农作物的危害。翻田过冬,虫死泥松,“冬耕深一寸,春天省堆粪。”正是农耕不止的如实写照。

概而言之,紧紧围绕四时所进行的梯田稻耕农业:反映了“梯田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吃苦耐劳为人生美德和生活信条,化劳动辛苦为乐,化生活的艰辛为荣,塑造了旷达豪迈的“云上那诺”乐观人生;也诠释了章巴岭以她优厚的环境条件善遇了哈尼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在希望的田野上,春潮涌动,共同书写美丽的“云上那诺”佳话。

昂扬奋发的新时代,新的赓续正在书写。让团结凝聚力量,让奋斗铸就伟业;众志成城同心干,撸起袖子扎实干;共同创造更美好的“云上那诺”的明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