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80年代“最会演戏的女演员”排个名 潘虹第2 刘晓庆第7 陈冲垫底
给80年代“最会演戏的女演员”排个名 潘虹第2 刘晓庆第7 陈冲垫底
80年代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女演员。她们不仅凭借出色的演技征服了观众,更以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敬业精神,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传奇人物。本文将为您介绍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十位女演员,带您领略那个时代的风采。
提到80年代最会演戏的女演员,潘虹和李羚的名字无疑是人们无法绕开的。他们两位的人生轨迹,堪称中国影坛的一部生动教材。
潘虹是个非常有勇气的人,她在28岁的时候就敢接下《人到中年》这部大戏。你要知道,陆文婷这个角色可不是那么好演的,既要有知识分子的气质,又要展现出中年人的沧桑感。
为了塑造好这个角色,潘虹真的全力以赴。她每天往医院跑,与医生同吃同住,甚至试着进入手术室。最狠的是,为了表现出角色的疲惫感,潘虹直接开启了熬夜模式,不仅少吃少睡,还把自己搞病了。
但她的付出没有白费,在眼含热泪吃冷烧饼那场戏中,她的表演让观众泪流满面,也让她实至名归地获得了第3届金鸡奖影后的称号。
李羚在演艺圈的成长轨迹与潘虹有所不同。她于1980年主演的电影《苗苗》中饰演的角色形象真实自然,给观众带来了清凉舒适的感觉,犹如春风拂面。
但是要注意,不要误以为她只能演小白花,在《陌生的朋友》中,她前半场的大部分戏份只需要靠表情和眼神演绎,把角色内心的纠结和转变呈现得淋漓尽致。
在表演《黄山来的姑娘》时,她投入了更多的心血,穿着村姑的打扮,成功地表现出小保姆龚玲玲的单纯和坚强。
两位都是演技派的代表,有趣的是,潘虹后来又凭借《井》和《股疯》两部作品再次荣获金鸡奖影后,成为获奖最多的女演员。
李羚不仅演技一流,处世低调,而且在2004年获得了“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的殊荣。
谈到这里,可能你会想:80年代的演员为什么如此努力呢?其实答案很简单——那个年代的演员都明白,演戏并不是靠脸吃饭,而是需要真真切切地下功夫。
潘虹和李羚这样的演员,无论是演技还是做人,都为后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泰然处之,潘虹主演的电视剧《人到中年》中陆文婷一角至今仍被广为谈论,李羚的《黄山来的姑娘》也因此成为了经典。这就一种实实在在的实力,也是那个黄金年代留给我们最为珍贵的财产。
你瞧,这就是80年代的演技派,她们不仅演技了得,对待表演还特别较真儿。就凭这股认真劲儿,把她们排在最会演戏榜单的前列,一点儿也不冤枉。
聊完潘虹与李羚了,咱们再来谈谈“突破姐”方舒与王馥荔。关于80年代哪位艺人的演艺之路最具戏剧性,无疑这两个人绝对能名列前茅。
首先是方舒,观众心里她被誉为标准美人的代表,她在《赤橙黄绿青蓝紫》和《瞧这一家子》中都饰演了非常好的女孩形象。
这操作让当时的人们都感到震惊。因为,陈白露这个角色很难被驾驭,既是交际花又得具备纯真气质,这跟方舒以前的戏路截然不同。
可她却拥有这样的勇气,还说出了一句特别霸气的话:“我要展现出我的特点来,我演的是我的陈白露。”
方舒没有让观众失望,那场饰演我要人养活我的戏中,她成功地表现出陈白露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一举拿下第9届百花奖影后,没有人能够否定她的实力。
再次看到王馥荔,她在《金光大道》和《天云山传奇》中的表演简直是专业水平。每一个角色都塑造得非常成功,尤其是扮演温婉的媳妇,让人深感认同。
然而,她并不满足于被定型,勇敢地接下了《咱们的牛百岁》中的泼辣寡妇菊花的角色,成功地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为了这个角色,王馥荔豁出去了:跟村民一起下地干活,她称之为“全方位体悟生活”。最终,她把菊花演得活灵活现,甚至村里人都觉得这角色像他们家的亲戚。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王馥荔竟然直接在《日出》中扮演了一个特殊职业女性翠喜,把自己扮演得很丑,纯粹是为了更靠近角色。
凭着这份敬业精神,她在第9届百花奖和第6届金鸡奖中同时获得了双料配角奖。
现在你明白了吧,为啥这俩都能上榜了。在那个年代,演员的能力并不是只依赖于一张漂亮的脸蛋,他们要勇于突破自我,展现真正的演技。
方舒和王馥荔用行动证明,好演员应该勇敢地去拼搏,不受固定的标签和框架的束缚。这种精神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在中国电影的历史长河中,有两位女演员的名字不得不提及,那就是陈冲和斯琴高娃。她们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电影圈中熠熠生辉,留下了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和形象。
两位女演员在这个阶段分别取得了各自的成功,为早期的中国电影业树立了重要的典范。
陈冲出生于1961年,是上海人,1976年凭借影片《青春》崭露头角。这部影片由著名导演谢晋导演,讲述了一段青春时期的爱情故事。陈冲在片中饰演女主角,她出色的表演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
不久后,她接连出演了《小花》等多部电影,获得了多个奖项的提名和奖项,成为了当时中国电影圈最著名的女演员之一。
斯琴高娃出生于1950年,是内蒙古人,1979年因主演《归心似箭》而一举成名。这部电影由著名导演谢晋导演,讲述了一段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爱情故事。
斯琴高娃在片中饰演女主角,她优美的歌声和出色的表演让人印象深刻,成为了当时中国电影圈最受欢迎的女演员之一。
总的来说,陈冲和斯琴高娃在电影圈的早期阶段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她们的表演风格和演技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她们的成功不仅为中国电影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为后来的电影演员树立了重要的榜样。
陈冲和斯琴高娃这对“戏骨萌新”无疑是八十年代年轻演员的代表。
尤其是陈冲,她在18岁的时候,就在电影《小花》里惊艳了整个影坛。在现在的娱乐圈里,18岁的年轻演员还在演偶像剧。可是,陈冲已经开始挑战“高难度动作”了。
而陈冲这人特别较真,即使在拍戏过程中体力消耗过重,也不忘学习。她曾说过一句特别戳心的话:当演员要不断往外掏东西,如果自己本来就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东西掏光了,演出来的角色也一定是干巴巴的。
由她那股韧劲儿,成功夺得了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影后荣誉,可谓是当时天大的光荣。
说起斯琴高娃,她在《骆驼祥子》里饰演的虎妞,简直就是把老舍笔下的这个角色演活了。你看她那个站姿:圆规似的岔开双腿,撸起袖子撑腰的架势,简直就是从书里走出来的。
连吃馍时用小手指剔牙缝这种小细节她都演绎得活灵活现,用心程度可见一斑。
她的老北京腔调学得非常地道,令人赞叹。她凭借出色的表演水平赢得了第3届金鸡奖和第6届百花奖双料影后。
后来她在《大宅门》中饰演白家二奶奶,以及在《康熙王朝》中饰演孝庄皇太后,其演技的扎实和一致性都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评价。
然而,两个人的发展路径却截然不同。陈冲选择了出国,而斯琴高娃则选择在国内发展。这不禁让人感叹:同样是年轻演员,选择的不同,就可能影响未来的走向。
她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以实实在在的演技在娱乐圈中立足。在那个没有滤镜的年代,想红就得有真材实料,而非只是依赖神仙妆容和后期修图。
陈冲和斯琴高娃尽管年龄较大,但依然在全球女演员榜单上名列前茅,这证明了演技与年龄无关,实力不是看资历。这种专注于表演的精神,至今对年轻演员们也具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提到80年代的演技派,刘晓庆和龚雪可都是实力派人物。虽然刘晓庆在这个榜单上排在第七位,但她的演技实力毋庸置疑。
刘晓庆的演技真是太棒了,她从一个普通的售货员演到唐朝的女皇帝,戏路之宽无人能及。她在《小花》《瞧这一家子》和《芙蓉镇》中的角色,一个比一个有挑战性。
在《芙蓉镇》中,尤其是胡玉音,在得知丈夫猝死的戏码里,刘晓庆的表演真是让人痛不欲生,观众都能从银幕上感受到那种撕碎心肺的痛苦。
刘晓庆凭借真实的情感表现,一举获得第7届金鸡奖影后。她坦言自己不是完美的人,也是平凡的普通人。
龚雪是80年代最美的女演员之一,但是她不以颜值取胜,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每次接新戏,她都会像写论文一样,认真的写人物分析。
她的眼睛是最厉害的武器,仿佛会说话一样。在《大桥下面》中,她演秦楠那场和高志华吐露心声的戏,全程都是靠眼神传达情感,把复杂的情感变化演绎得清晰明了。
有这份实力,龚雪还拿过第4届金鸡奖和第7届百花奖的双料影后,这含金量可不是盖的。这么会演戏的演员,后来的作品却很少,这可能就是时代的遗憾吧。
刘晓庆和龚雪的表演风格截然不同。刘晓庆是外放派,善于直截了当地表达情感;龚雪则是内敛派,通过精细的细节处理和充满情感的眼神展现演技。
然而她们的共同点是执着的表演艺术追求。
那个时代,没有特效也没有后期修音,一切都需要演员自己的真实实力。就像刘晓庆从售货员到女皇帝的华丽转身,或是龚雪仅凭眼神就能撑起全场,这就是真正的技艺。
80年代的演员们真棒,他们不依赖滤镜和美颜,靠实实在在的演技打动观众。这种对表演艺术的专注和追求,至今仍让人敬佩不已。
刚才说到的那些演技派大咖们,接下来我们不得不提到张瑜和宋晓英。她们都是80年代影坛里的一股清流,凭她们的成就见证了那个黄金年代的辉煌盛况。
张瑜在《庐山恋》中的表演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你还记得片尾周筠等待耿桦回信的那场戏吗?虽然台词不多,但内心戏却十分丰富。
张瑜凭借其精湛的演技,把那种忐忑不安、期待又害怕的心情演绎得淋漓尽致,从而荣获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四连冠,包括金鸡奖、百花奖、文汇奖、政府奖等重量级奖项。
很遗憾的是,张瑜在她最红的时候选择了出国,这可能是她演艺生涯最大的转折点。然而,她留下的作品,至今仍被认为是演员们学习的标杆。
宋晓英在《十六号病房》中饰演的刘春桦非常出色,成功地让观众泪洒现场。尤其是那句我想妞妞,宋晓英说得深情并茂,把一个病重母亲的不舍演绎得非常到位。
凭借出色的演技,她荣获了第4届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项。
80年代的女演员们,不仅是在演戏,更像是在用表演记录那个时代的变迁。她们用各自的方式,呈现了各自的银幕形象,令人难忘。
张瑜的文艺清新,宋晓英的朴实动人,各有各的特色。
回望这个黄金年代,没有浮夸的特效,没有精修的美颜,有的只是演员们对表演艺术的执着追求。这些前辈用实力告诉我们,好演员,就是要用心演戏,用情动人。
演员们现在有必要好好学习这份精神财富。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