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遗产继承时间规定:接受无期限,外人继承有条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遗产继承时间规定:接受无期限,外人继承有条件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66law.cn/laws/3683574.aspx

遗产继承在不同方面存在不同的时间规定:

在接受继承方面,通常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也就是说,只要继承人未明确表示放弃,即视为接受遗产继承,不存在因时间过长而丧失继承权的情况。

在遗产分割方面,一般也无强制的时间限制。继承人可以随时协商进行遗产分割。但如果因遗产分割产生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有诉讼时效的限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在遗嘱继承中,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遗产诉讼是有时效限制的。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继承纠纷的诉讼时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在遗产继承中,若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三年内应当提起诉讼。例如,某继承人发现其他继承人私自侵占了部分遗产,从发现该侵权行为之日起三年内需向法院起诉维权。

二是最长诉讼时效。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比如,遗产一直被隐匿,继承人二十多年后才知晓,一般情况下法院可能不再保护其权利,但特殊情形下可申请延长时效。

总之,遗产诉讼存在时效限制,继承人应及时关注自身权益,在法定时效内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遗产纠纷,以维护自身合法财产权益。

遗产可以给外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有权通过遗嘱的方式处分自己的个人财产,这体现了对公民财产处分权的尊重和保护。

具体而言,遗嘱继承是指公民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也可以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外人”。这种将遗产给予外人的行为在法律上被称为遗赠。

不过,要通过遗赠的方式将遗产给予外人,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真实意思的表示,不能受到欺诈、胁迫等非法影响。其次,遗嘱的形式要符合法律规定,比如自书遗嘱需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等。只有满足这些条件,遗赠行为才具有法律效力,遗产才能按照遗嘱人的意愿合法地给予外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