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灯检测农残被辟谣,专家:是植物自然现象
紫光灯检测农残被辟谣,专家:是植物自然现象
近日,网络上流传起一种紫光灯检测蔬菜农药残留的说法,声称只需用紫光灯照射蔬菜,若表面出现荧光现象,即可断定蔬菜含有农药残留。这一说法迅速引发了不少市民的关注和效仿。然而,这一方法真的靠谱吗?三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实验对此进行了揭秘。
在三水区食品安全快检室,三水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与检测人员用实验验证紫光灯检测蔬菜农残是否靠谱。
实验一:紫光灯照射与农残快检对比
在三水区食品安全快检室,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开展两组实验。首先,她们购买了市场上的蔬菜,并使用紫光灯进行照射。结果显示,一部分蔬菜出现了荧光反应,而另一部分则没有。随后,工作人员将有荧光反应的蔬菜和无荧光反应的蔬菜分别进行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结果均为合格。这一结果清晰地表明,蔬菜是否出现荧光反应并不能直接说明其是否农药残留超标。
尽管荧光反应有所不同,但这两条豆角的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均为合格。
实验二:喷洒农药后的荧光反应
为了进一步验证紫光灯检测蔬菜农残的可靠性,工作人员又进行了另一组实验,她们将经过检测合格的有荧光反应蔬菜和无荧光反应蔬菜,分别喷洒了部分常见农药,并再次使用紫光灯照射。结果显示,蔬菜的荧光反应并未发生任何变化。这一实验结果再次证明,农药喷洒并不能改变蔬菜的荧光反应,紫光灯检测蔬菜农残的方法并不科学。
实验将经过检测合格的有荧光反应蔬菜和无荧光反应蔬菜,分别喷洒了部分常见农药,并再次使用紫光灯照射。
专家解读:荧光反应的真相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销售安全监管股副股长李雪霞表示,综上实验表明,农药并不能引起蔬菜产生荧光反应,蔬菜的荧光反应实际上是植物自身产生的现象。“经过查阅相关资料文献,植物产生荧光反应是植物本身老化后产生的物质,而非农药残留。”她提醒广大消费者,如果遇到使用紫光灯检测蔬菜农药残留的宣传,应保持警惕,避免受到误导。
三水区食品安全监管措施
为保障食品销售环节的安全,区市监局在日常检查的基础上,还采取了食品快检和监督抽检、重要农产品和食品溯源管理等食品安全监管手段。李雪霞表示,目前,三水区7个镇街均设有快检室,区内23个农贸市场和超市也设置了专用快检室。每年对市面流通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开展食品快速检测超30万批次,并对检测不合格的食品进行下架处理。“如果市民对蔬菜的安全性有疑虑,可联系区市监局或镇街市监所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