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防控知识:认知是前提,预防是关键
流感防控知识:认知是前提,预防是关键
随着“数九”时节的到来,全省气温普遍走低,近期流感病例有所增多。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广泛的易感人群和冬季高发的特性,成为了我们必须警惕的健康威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流感的防控知识,包括家庭清洁与通风、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防止交叉感染、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等预防措施,以及具体的代茶饮方、香囊药方、饮食调护、起居调护和心理调护等方案。
家庭清洁与通风
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与适宜温湿度(温度18-25℃,湿度30%-80%)。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同时注意避免因温差导致的着凉。常接触的表面,如门把手、开关、桌椅、水龙头及孩子的玩具等,可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饭前便后及外出回家后,务必进行手卫生。手部有污物时,应使用洗手液/皂液在流动水下彻底清洗;无肉眼可见污物时,可使用手消毒剂清洁。避免随地吐痰,注重咳嗽礼仪,不用脏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
防止交叉感染
家中如有流感症状人员,应单独居住,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的直接接触,特别是家中有老人或小孩时,应尽量避免共用生活用品。与患者接触时佩戴口罩,并定期更换,避免重复使用。接触患者或其物品后,应立即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
增强免疫力
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与适宜温湿度(温度18-25℃,湿度30%-80%)。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同时注意避免因温差导致的着凉。常接触的表面,如门把手、开关、桌椅、水龙头及孩子的玩具等,可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均衡饮食,适量摄入高蛋白食物、新鲜蔬果,确保食物熟透后食用,不偏食挑食;注意保暖,适量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建议6月龄以上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及慢性病患者,尽早接种流感疫苗。
预防方案
一、代茶饮方
药物:生黄芪9g、炒白术5g、防风5g、金银花5g、连翘5g、芦根5g。
服法:开水煎煮15~20分钟,代茶饮,连用5~7天。
适宜人群:普通人群。
药物:黄芪1g、党参1g、茯苓1g、炒白术1g、 陈皮1g、芦根2g、薏苡仁1g、生山楂1g、 广藿香2g。
服法:开水约150毫升冲泡,2~3次,代茶饮,连用5~7天。
适宜人群:儿童体弱者。
药物:黄芪3g、党参1g、白茅根5g、藿香3g、菊花3g、北沙参5g。
服法:开水约150毫升冲泡,2~3次,代茶饮,连用5~7天。
适宜人群:老年体弱者。
二、香囊药方
- 药物:苍术12g、肉桂9g、防风9g、山柰9g、 艾叶9g、 佩兰6g、白芷6g、木香9g、草果5g、 丁香5g、贯众8g、广藿香9g、
- 制法:上述饮片粉碎,过40目筛,混匀,用滤纸袋分装或棉花包裹,1份20g,装入布袋。
- 用法:白天佩戴胸前(近膻中穴),夜间置于枕边。建议2周更换香囊或香囊内的药袋。
三、饮食调护
- 饮食宜清淡有营养,易于消化。
- 多饮温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 避免食用寒凉、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四、起居调护
-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根据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物;
- 流感高发期减少公共场所活动,
- 外出时保持社交距离,正确佩戴口罩;
五、心理调护
中医强调“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恐则气下,惊者气乱”,对流感产生恐惧之心,易导致气机逆乱,气郁化热,产生毒热之邪,而招致外感。应相信科学知识,克服恐惧心理,保持平和的心态,提高抵抗疾病能力。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