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Nature子刊:血红素铁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26%相关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58:2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Nature子刊:血红素铁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26%相关

牛排、羊排、红烧肉……就没你不爱吃的!
不过嘴馋归嘴馋,大家都知道,这类红肉吃多了可不好。
(注:红肉就是烹饪前呈现出红色的肉,也就是所有“四条腿”牲畜的肉,包括常见的猪、牛、羊肉,以及少数人在吃的兔肉、驴肉、鹿肉等等。而白肉是烹饪前呈现出白色的肉,也就是“两条腿”的家禽和“多腿或没有腿”的水产身上的肉。相比之下,红肉的脂肪含量更高,更不利于血管健康,还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2A类致癌物,即可能对人类致癌。)
此前已经有研究发现,红肉吃得过多可能和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风险升高有关。
而近日,《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吃太多红肉与糖尿病风险升高相关的“罪魁祸首”可能并不是饱和脂肪,而是大家都以为非常重要的营养成分——血红素铁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表明,较高的血红素铁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26%相关。即使摄入的不是加工肉(如咸腌肉、熏肉、火腿、香肠、肉干、培根等),而是非加工的天然红肉,摄入量较高也与2型糖尿病风险升高有关,这个关联65.6%由血红素铁的摄入量介导。
此外,血红素铁摄入过量还与胰岛素血症、血脂异常和促炎状态有关。代谢组学分析显示,较高的血红素铁摄入量可能通过影响L-缬氨酸、L-丙氨酸、L-精氨酸、尿酸等代谢物导致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但具体的生物学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探索。
截图来源:参考资料[1]
什么是血红素铁?
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是铁在膳食中的两种储存形式。

血红素铁是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中卟啉结合的铁,容易被人体吸收(吸收率15%~35%),主要存在于动物的红肉、肝脏、血液中;

非血红素铁占总铁摄入量和膳食铁摄入量的主要部分,主要来自健康的植物性食物,如全谷物、水果和一些蔬菜,不容易被人体吸收(吸收率在2%20%)。
既往研究显示,血红素铁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有关,但其潜在的血浆生物标志物尚不清楚。

图片来源:123RF
新研究发现了什么?
研究人员分析了美国3项大型队列研究中204615例参与者的健康数据,包括护士健康研究(NHS)、NHS II和健康专业人员随访研究(HPFS),探究了铁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联,历时长达36年。
此外,研究人员还分析37544例参与者(女性占82%)的血浆代谢生物标志物以及9024例参与者(女性占84%)的代谢组学特征。

研究设计及分析示意图。截图来源:参考资料[1]
在长达36年的随访期间,共记录了20705例糖尿病患者。
研究发现,在各种类型的铁摄入量(总铁、血红素铁、非血红素铁、膳食铁和补充铁)中,只有血红素铁摄入量较高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相关。与摄入量最低者相比,摄入量最高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26%相关。
剂量反应分析表明,血红素铁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之间大致呈线性关联。每天血红素铁摄入每增加1 mg,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28%。

血红素铁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之间大致呈线性关联。截图来源:参考资料[1]
进一步研究发现,红肉摄入越多,血红素铁的摄入量就越多,尤其是非加工红肉,其与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联中,血红素铁贡献率占65.6%。
此外,研究发现,血红素铁摄入过量与胰岛素血症、血脂异常和促炎特征相关。血红素铁摄入量每天增加1 mg,与C肽水平升高6.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3.7%、甘油三酯 (TAG)升高6.0%、TAG/HDL-C比值升高10.1%、 C反应蛋白(CRP)升高8.5%等显著相关。
代谢组学分析发现,较高的血红素铁摄入量可能通过影响L-缬氨酸、L-丙氨酸、L-精氨酸、尿酸等代谢物,导致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但具体的生物学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探索。
小结
这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表明,血红素铁摄入过量与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相关。这提醒我们,日常饮食中,应减少红肉摄入,尤其是未加工红肉(如猪肉、牛肉、羊肉等)。
健康的饮食就得学会“雨露均沾”,蛋白质、铁元素这些好东西,鱼肉、豆类、绿叶蔬菜里也有,还易于消化吸收,不会给身体添太多“甜蜜”的负担。
最后,别忘了适量运动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