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宣武门》:用玉雕世家故事讲述北京百年变迁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39: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宣武门》:用玉雕世家故事讲述北京百年变迁

2024年3月,一部名为《宣武门》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在北京卫视和多家视频平台开播。这部由王小康执导、云集了任重、童蕾、张丰毅、斯琴高娃等实力派演员的剧集,以1898年至1945年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为背景,通过一个玉雕世家守护国宝“玉石榴”的故事,展现了北京城的沧桑变迁和家国命运的沉浮。

平民视角:历史剧的新叙事方式

在历史剧创作中,如何平衡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是一个永恒的命题。王小康选择了一条独特的路径:通过平民视角切入历史,以小人物的命运折射大时代。

“《宣武门》的叙事重点并不在彪炳史册的大人物身上,而是把镜头对准北京一户做玉器的普通人家,从一户人家的命运变迁来讲述北京城的历史变迁。”王小康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这种“以小见大”的叙事策略,不仅让历史剧摆脱了枯燥乏味的说教,更让观众在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中找到共鸣。剧中的主角李天顺(任重饰)就是一个普通的玉雕艺人,他守护的不仅是国宝“玉石榴”,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民族气节。

精良制作: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为了真实再现历史场景,剧组在制作上可谓下足了功夫。据王小康介绍,为了再现宣武门的历史风貌和人文风情,剧组1:1搭建了一条宣武门老街。这条老街上,不仅有热闹非凡的市井生活,还有地道的老北京吆喝声,让观众仿佛穿越回那个年代。

在服装道具方面,剧组更是精益求精。由于该剧首次正面展现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历史,所以八国军队的作战服装、慈禧等清朝人的服装都需要全新制作。据透露,仅服装一项就制作了1.5万套,试装就用了20天。

艺术加工与历史真实的平衡

在历史剧创作中,如何在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间找到平衡点,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宣武门》采用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

剧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等,都严格遵循历史事实。而在具体的情节设计上,则进行了合理的艺术加工。比如国宝“玉石榴”的故事,虽然带有传奇色彩,但通过这个象征性的物件,成功串联起整个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

市场反响:创作理念的现实挑战

尽管《宣武门》在制作上精良,在创作理念上也颇具新意,但市场反响却并不尽如人意。该剧2017年拍摄完成,却积压了七年才得以播出。在播出后,虽然有实力派演员的精彩表演和精良的制作团队背书,但该剧的热度和口碑并未达到预期。

有观众认为,该剧的剧情模式略显陈旧,部分情节设计过于老套,如四角恋、英雄救美等桥段。此外,剧中部分人物设定也引发争议,如“玉石榴”与“国运”的关联被指过于玄幻,不符合历史剧的现实基调。

结语:历史剧创作的启示

《宣武门》的创作经验为历史剧的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一方面,通过平民视角和生活质感的呈现,可以让历史剧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精良的制作和严谨的历史考证是作品品质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历史剧的创作还需要更多地考虑观众的审美趣味和市场需求,避免陷入陈旧的叙事模式。

历史剧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正如王小康所说:“历史剧要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要让现在的年轻人慢下脚步、静下心来回溯历史,知道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又该向何处出发。”这或许才是历史剧创作的终极目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