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昆”字背后的昆仑传说:从甲骨文到文化象征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55:5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昆”字背后的昆仑传说:从甲骨文到文化象征

“昆”字的结构为上下两部分,上面是“日”,下面是“比”,整体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这个简单的汉字,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神秘的传说。

01

“昆”字的演变:从甲骨文到楷书

“昆”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其字形由“日”和两个人形组成,表示共同、相同的意思。金文中的“昆”字结构与甲骨文相似,上面是太阳,下面是两个人。小篆和隶书进一步演变,楷书则变得方正工整。

02

昆仑山的神话传说:万山之祖的神秘面纱

“昆”字与昆仑山有着密切的联系。昆仑山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拥有“万山之祖”的美誉。在《山海经》等古籍中,昆仑山被描述为一座雄伟浑圆、混混沌沌的神山,山上甚至有一根周长达三千里、支撑天地的铜柱。

昆仑山不仅是地理上的雄伟山脉,更是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圣地。传说中,黄帝、伏羲、后稷等众多远古帝王都曾在此留下足迹。昆仑山在某种意义上还有“天”的含义,可称为天柱山,是支撑天地的巨柱,被描绘为天帝的下都。

03

昆仑文化象征:玉文化的发源地

昆仑山不仅是神话传说中的圣地,更是中国古代玉文化的发源地。《尚书·禹贡》记载:“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至于潴野。三危既宅,三苗丕叙。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厥贡惟球琳琅,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这段记载表明,昆仑山一带盛产优质玉石,是古代玉料的重要来源地。

玉文化在中国古代文明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从距今8000年至4000年期间,玉文化传播主要有北玉南传和东玉西传两个方向。随着中原文明起源,开启了西玉东输的玉石原材料远距离流动。史前时期玉文化传播以玉教及其神话观念传播为主,玉器生产和消费是当地群体行为,原材料就地取材。但夏商周王朝兴起后,出现了产自新疆昆仑山一带的优质和田玉材向中原大规模输送的情况。

04

昆仑精神:中华民族的文化纽带

昆仑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如“盘古开天地”“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体现了中华民族征服自然的抗争精神,也表达了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中华文明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些神话传说在我国各民族中历代传承,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纽带。

昆仑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如自强不息、厚生爱民、革故鼎新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涵养库。这种文化认同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和共同发展。

05

“合一共命”:昆仑文化的当代价值

昆仑文化对于塑造“合一共命”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至关重要。“合一”和“共命”是两个关键价值概念,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新力的精神内核。“合一”既是基础条件也是方向动力,包括文化、政治、经济和精神上的“合一”。“共命”是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个人与国家、民族的紧密联系。包括共同面对挑战、共同分享成果、共同承担责任。“合一”和“共命”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合一”是共命的基础,“共命”是“合一”的目标。

昆仑文化不仅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国家认同的有力文化纽带,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资源。在当今世界,昆仑文化所蕴含的“合一共命”理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和精神滋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