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官方记载仅600里,八百里加急仅见于野史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11:4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官方记载仅600里,八百里加急仅见于野史

在古代,最快的官方文书传递速度是600里加急。那么,800里加急这个说法从何而来?历史上真的存在过这种超越极限的紧急传递方式吗?本文将为您揭示这个问题的答案。

其实按照《大清会典》等比较正式的官方文件,600里加急,已经属于帝国内部飞马快递,传递重大情报与官方文书的最高速度。就算是军机处收发的最高密级急件,也没有正式记载有过所谓的“八百里加急”。那么又从哪里来的,八百里加急这种说法呢?其实主要来自野史。

从秦初到清末,据说只有2次动用了所谓的八百里加急。第一次是公元755年,安禄山发动重大叛乱,这个消息只用了6天,就从叛乱的起点范阳传到了长安皇宫。范阳在今天的河北北部;现在测量,空中直线距离大约1000公里整。换成高速里程因为不可能直线到达,需要不少绕弯,实际高速里程在1400公里左右。而古代道理条件更差,翻山过河更加曲折麻烦。因此唐代从范阳到长安的实际里程应该还要比当今的高速里程大得多,
也就是肯定超过2000公里,即高达4000华里以上。这样快马传递反叛消息,假设仍然是600里加急,6昼夜只能传递3600华里,显然无法完成任务。于是被认为当时必然运用了不惜任何代价,把沿途所有马匹都跑死也要跑到的方式。因此说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800里加急!

另外一次,则是纯粹的传说;很难找到直接的证据。清末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监安德海私自出宫,结果被山东巡抚羁押;然后快马请示同治皇帝是否立即将其咔嚓?同治皇帝本身就很烦这位飞扬跋扈的安公公,因此搞了一次所谓的八百里加急!就是要赶在慈禧太后要求把安德海解回京师再处置的600里加急的懿旨前面,除掉这个心头之患。结果居然真的办成了。不过这两次所谓的800里加急,前后相差1000多年。前一次是后人推测的,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