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大肠癌筛查:85%生存率背后的“上海模式”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24:4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大肠癌筛查:85%生存率背后的“上海模式”

2013年,上海启动了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这一项目不仅改变了无数患者的生命轨迹,更成为了全国癌症筛查项目的标杆。

01

项目背景与实施

大肠癌是上海发病率第二高的癌症,且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为应对这一挑战,上海率先在全国开展大规模人群筛查。项目主要面向50-74岁常住居民,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提供风险评估和两次粪便隐血检查。对于初筛阳性的居民,会及时引导其到二三级医院进行肠镜检查。

02

项目成效

项目实施以来,成效显著。数据显示,2012年时大肠癌早期诊断比例仅为12%,5年生存率为57%。而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早期诊断比例提升至46%
  • 社区筛查检出的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85%
  • 相比全市50岁以上大肠癌患者64%的生存率,高出21个百分点

03

创新与借鉴

上海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

  1. 利用健康大数据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
  2. 开展多种常见癌症综合风险评估和筛查
  3. 建立完善的随访机制

这一模式已开始在全国推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表示:“癌症已逐步成为一种‘慢性病’,通过早筛早诊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

04

未来展望

上海市疾控中心慢防所肿瘤防治科主任顾凯透露,未来上海将进一步完善癌症筛查体系,目标是实现“50岁以上人人参加一次大肠癌筛查”。同时,还将借助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一步提升筛查效率和精准度。

上海大肠癌筛查项目的成功,不仅为患者带来了希望,更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癌症防治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正如吴凡所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项目,让市民更科学地对待癌症,真正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