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糖画:一勺一铲绘出千年甜蜜记忆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48:0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糖画:一勺一铲绘出千年甜蜜记忆

糖画,一个甜蜜的记忆,一种古老的手艺,一段凝固的历史。它以糖为墨,以勺为笔,以石板为纸,通过艺人灵巧的手法,绘制出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形象。糖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被誉为“糖影之花”,既富有甜蜜的诗意,又具有神秘的魅力。

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顾名思义,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民间俗称“倒糖人儿”、“倒糖饼儿”或“糖灯影儿”。分为平面糖画与立体糖画两种。

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以用来浇铸造型了。在绘制造型时,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融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民间艺人的手上功夫便是造型的关键。当造型完成后,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

糖画是地道的民间画种,颇具特色的街市艺术,备受老百姓喜爱的工艺食品。无论庙会集市,还是公园名胜,随处都可见糖画小摊。

据考,糖画起源于明代的“糖丞相”。清代小说家褚人获《坚瓠补集》里载,明俗每新祀神,“熔就糖”,印铸成各种动物及人物作为祀品,所铸人物“袍笏轩昂”,俨然文臣武将,故时戏称为“糖丞相”。

到了清代,糖画更加流行,制作技艺日趋精妙,题材也更加广泛,多为龙、凤、鱼、猴等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

最常见的“糖画”是平面糖画。除了平面画,手艺好的艺人还会在大理石板上将平面“零件”拼接出风格各异的立体画来,像极一件装饰品,令人不忍吃掉。若要做一个花篮,先用糖稀做个圆糖饼,再接着倒一个小一点的圆圈,利用两次糖稀的冷热不同,一提,立体的花篮筐底就出来了。再加提梁、花卉等,整个花篮不再是平面的糖画,而是立体的、生动的、丰富多彩的了。

在进行绘制糖人之前要先熬糖。在绘制糖画之前,首先要化糖。化糖就是把准备好的糖块放在糖锅内溶化。融化糖要用小火,火大了糖就会焦。用温火将糖慢慢溶解,当糖完全溶解后就可以绘画了。做糖画的人是没有底稿的,画稿全在他的头脑里。

做糖画必须胸有成竹,要趁热一气呵成,他们汲取了传统皮影制作的特征及雕刻技法,十二生肖喊来就来,张飞、赵云、花鸟鱼虫、飞禽走兽,随着缕缕糖丝的飘洒,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你面前,再趁热粘上一根竹签,便大功告成。小孩举着腾云驾雾的飞龙或展翅欲飞的彩凤,对着阳光凝望,它是那么晶莹剔透,活灵活现,一时还舍不得吃,只轻轻用舌尖舔一下,又得意地向同伴炫耀,看得人眼馋口也馋。

古代糖画的题材有小说、戏曲人物、吉祥花果、飞禽、走兽、文字等,就像一切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一样,糖画有着它特殊的魅力,别看它简略的只是一个轮廓,但或龙或风,或鸟或兽,却又无不是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极生动,极传神,很能印证“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境界。那曲折有致的线条,细若游丝,却也显得硬朗、坚挺,风骨棱棱,颇有些铁画的意趣,而那别致、大胆、诡异的造型,则更能让人联想到国画中的大写意,甚至现代派绘画的情味。

现代传承下来的糖画,在这基础上,画的范围更广,基本上什么都能画,正所谓糖画是“以勺为笔,融糖为墨”独特的绘画方式,根据客人的需求,创造出形态各异的糖画艺术品,既好看又好吃。

观之若画、食之有味,传承千年的糖画不仅仅是味道的传承,更是一种中华文化文明礼仪和民俗风俗的传承。

糖画,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承载着新中国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它既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门技艺,更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图文资料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举报/反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