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险PK传统储蓄险:谁是低利率时代的“王炸”?
分红险PK传统储蓄险:谁是低利率时代的“王炸”?
分红险与传统储蓄险:基本概念与区别
在低利率环境下,分红险逐渐成为保险市场的主流产品。那么,分红险与传统储蓄险有何区别?哪一种更适合当下市场环境?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市场趋势:分红险“挑大梁”
2024年前11月,上市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26667亿元,同比增长5.6%。在行业性压降负债成本、防范利差损风险的背景下,2025年分红险将成为保险公司销售的主力产品。多家上市保险公司在2024年中报期间明确表示,后续产品策略将聚焦分红险。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太平等保险公司均计划将分红险销售占比提升至50%以上。
收益对比:弹性VS稳定
分红险:更高的预期收益
分红险的产品形态为固定收益+不固定的分红收益。在低利率环境下,分红险可能提供比传统保险产品更具弹性的收益。以平安人寿推出的平安御享金越(2025)终身寿险(分红型)为例,该保险产品的投资回收期最快7年,如叠加分红收益,则最快6年可返本。在基准条件下,按照其分红假设,投保人在达到第20个保单年度的内部收益率(IRR)可达2.5%,第40个保单年度的内部收益率可达2.8%,第65个保单年度的内部收益率已接近3%。
传统储蓄险:稳定的固定收益
传统储蓄险提供稳定的固定收益,不受保险公司经营状况影响。但在低利率环境下,其收益率可能低于分红险的预期收益。以当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2.32%和国有大行三年期定期存款收益率为例,分红险的预期收益率仍具优势。
风险分析:各有利弊
分红险:红利不确定性
分红险存在红利不确定的风险,但有固定收益保底。在2024年监管“限高”的情况下,2023年寿险行业分红实现率仍达到52%。据测算,以分红险产品投资收益率假设4.0%、预定利率2.0%、分红实现率为50%测算,2024年10月以后分红险产品的收益率预计为2.7%。
传统储蓄险:通货膨胀风险
传统储蓄险虽然提供稳定的固定收益,但可能面临通货膨胀风险。在长期低利率环境下,固定收益产品的实际购买力可能逐渐下降。
专家建议:理性选择
选择分红险时要关注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和历史业绩。投资者应该关注保险公司的整体投资策略、历史业绩和市场声誉,而那些投资收益率长期表现优异的头部公司,无疑是更值得考虑的选择。
“保险+服务”:行业新趋势
随着保险业逐渐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换挡期”,“保险+服务”的模式成为行业新趋势。在积极研发产品、提升精算水平以外,各人身险公司更借力医康养生态,成为其撬动业务增长的重要砝码。例如,平安寿险依托平安集团的医疗健康生态圈,打造“保险+健康管理”“保险+高品质康养社区”“保险+居家养老”等服务模式,满足客户医疗健康和养老服务等一揽子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