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ESG能否成为重建中国乳企信任的突破口?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28:2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ESG能否成为重建中国乳企信任的突破口?

三聚氰胺事件已经过去16年,但其阴影仍未完全消散。中国乳企如何重建消费者信任?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建设能否成为突破口?本文通过市场调研、专家访谈和数据分析,深入探讨了这一话题。

消费者偏好:洋奶粉仍是首选

在随机采访的10个家庭中,有8个家庭表示只给孩子选购外资品牌奶粉。一位兰州家庭表示,有时会给孩子喝“燎原”牌奶粉(一个口碑较好的区域性老品牌),但主要(占比七到八成)还是购买外资品牌。另一位消费者表示,她对每个品牌都有些担心,所以经常更换,没有特别关注品牌国籍,但在查看购买记录后发现,其购买过的几种奶粉均为外资品牌。


超市货架上不乏外资品牌的奶粉。(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为什么偏好洋奶粉?

16年前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仍是最主要的原因,蒙牛、伊利等今天占据着最大市场份额的乳企,也恰是当年留下了劣迹的重要角色。某种意义上,未必是洋奶粉更好,而是民族品牌让人们没有安全感。

此外,一些法治新闻与奶粉质量并不直接相关(例如,事关伊利的郑俊怀案、跨省抓捕《出乌兰记》作者事件等),但这些事件也会让家长们对奶粉质量产生怀疑。有人表示,当企业存在商业道德上的争议时,很难相信他们有心思抓好产品质量。

ESG表现:中国乳企并不落后

通过MSCI官网查询企业ESG表现,会发现蒙牛、伊利、飞鹤在“产品安全与质量”一项上的表现优于雀巢与达能。实时评价结果显示,蒙牛的“产品安全与质量”处在食品行业(被纳入观察的共计302家企业)的“领导者”水平,伊利、飞鹤处于“平均”水平,雀巢、达能则处在“落后”水平。


MSCI官网显示,蒙牛的“产品安全与质量”处在食品行业(被纳入观察的共计302家企业)的“领导者”水平。

查阅路孚特ESG可以发现,蒙牛、伊利、飞鹤、光明乳业、雀巢、达能在“产品责任”方面的得分分别为73分、54分、92分、44分、95分、99分——仍是外资品牌有更好的表现。

销量与口碑的悖论

联储证券研究院于5月份作出题为《乳制品行业深度:筑基已成,潜力犹存》的研报援引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仅伊利、蒙牛两大行业龙头就合计占有42.3%的市场份额;此外,飞鹤份额大于雀巢,君乐宝大于达能;整体上,内资品牌市占率远大于外资品牌。

再细分一些:干乳制品方面,国产品牌婴配奶粉开始重新抢回市场份额,目前市占率约 50%,飞鹤与伊利的市场份额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位;液体乳方面,国产品牌更是完胜,仅伊利、蒙牛两大巨头就占据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市场,雀巢以较小份额勉强上榜,达能则难以在榜单上体现。

ESG能否优化乳企品牌形象?

产品质量、消费者口碑、销售业绩、ESG,彼此存在关联。对于民族乳企,前两者在消费者中的印象分不高,争议较多;而后两者表现,至少算是不差的。

多位行业人士认为,民族乳企还算不错的ESG表现,能够正面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但现实中的第一个困难是,大众对于ESG概念较为陌生。企业需要通过故事营销、差异化定位、多渠道传播等方式,将ESG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

如何将ESG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

  1. 故事营销:围绕ESG亮点构建品牌故事,如可持续供应链的建设、环境保护项目、社区支持案例等,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的社会责任感。
  2. 差异化定位:利用ESG优势作为市场差异化策略的一部分,展示企业在行业内的领导地位和独特价值主张。
  3. 多渠道传播:运用多元化平台,包括社交媒体、KOL合作、教育性内容营销,拓宽信息传播渠道,提高公众对品牌ESG成就的认知。
  4. 消费者参与:一是鼓励消费者参与ESG相关的活动,如回收计划、环保倡议等,让顾客直接参与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加深品牌忠诚度。二是开发数字化工具,如可持续性计算器,让消费者直观看到自己选择对环境的积极影响,增强参与感和品牌认同。

企业需要正向鼓励

企业应该保持透明度,及时公布ESG报告,与利益相关者分享企业的表现和成就,建立信任和良好的关系。透明度和持续改进是企业在ESG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游客在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项目”互动体验区参观。(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ESG是一项长期投资。但回报周期过长,又恰恰是许多企业不愿投入的原因之一。将ESG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已是相对能够较快获得回报的方面了。企业要持续投入、提升ESG表现,当然希望得到一些正向反馈。

此外,宣传不仅是外宣,还包括内宣。很多企业每年把ESG报告发布后,仅在企业官网或少数媒体发个新闻通稿,之后就束之高阁,内部仅有董事会、ESG办公室、品牌营销部等少数人知道,其实也是一种欠缺。

“企业做ESG,一定要先把自己的员工给做透了。”高艳辉说,“ESG不应该是脱离了企业经营管理、额外搞出的一套东西,而是企业本来就已经在做的事情。如果每一位公司员工都知道什么是ESG,知道自己的工作跟ESG有什么关系,比如,从事生产的员工知道自己和产品责任有关,HR知道自己和员工关怀有关,合规部门知道自己和商业道德有关,大家都在为公司的ESG工作添砖加瓦,那么ESG理念就会更好地落实到生产经营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