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险 vs 香港保险:谁的投资回报率更高?
分红险 vs 香港保险:谁的投资回报率更高?
分红险与香港保险:谁的投资回报率更高?
分红险:市场表现与投资回报
2024年11月以来,保险业整体呈现冲刺全年保费收入目标,兼具备战2025年“开门红”的态势。与此同时可以观察到,分红险成为2025年“开门红”期间的主力产品。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团队分析师孔祥表示,从新发产品结构看,分红型产品及年金险占比分别为42.3%及34%,有利于保险公司在当前长端利率快速下行背景之下,通过“保底+浮动”的形式降低利差损风险。
总体来看,2024年前11月上市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26667亿元,同比增长5.6%,寿险累计保费延续增长。其中,中国平安以8.5%的增幅居首位。值得一提的是,在行业性压降负债成本、防范利差损风险的背景下,2025年分红险将成为保险公司销售的主力产品。多家上市保险公司在2024年中报期间明确表示,后续产品策略将聚焦分红险。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太平等保险公司均计划将分红险销售占比提升至50%以上。
分红险能够领跑市场,与其固定+浮动的特性密不可分。分红险的产品形态为固定收益+不固定的分红收益。在低利率环境下,分红险可能提供比传统保险产品更具弹性的收益。借助分红险,投资者可以有更高的预期收益,与此同时还有固定收益作为保底。如果保险公司的实际经营成果比假设情况更好,就有可分配的盈余。红利的分配就是指这个可分配盈余的部分按照不低于70%的比例分配给保单持有人,使客户在保证收益之上还有一个非保证的利益。
在分红险产品中,“分红实现率”指标颇受市场重视。分红险产品披露新规中对“分红实现率”提出明确披露要求。分红实现率为分红期间实际派发的红利金额与产品销售时演示的红利利益的比值,主要针对分红险的非保证利益。在2024年监管“限高”的情况下,2023年寿险行业分红实现率依然达到了52%;据测算,以分红险产品投资收益率假设4.0%、预定利率2.0%、分红实现率为50%测算,2024年10月以后分红险产品的收益率预计为2.7%,对比当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2.32%以及国有大行三年期定期存款收益率仍旧优势,且分红险具备其他理财产品所不具备的保险保障功能。
香港保险:全球投资与高回报
香港的储蓄保险为什么可以成为老百姓做国际化分散beta投资的为数不多的有效工具?
第一, 投资范围遍布全球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
第二, 投资资产涵盖股票、债券、商品及其他另类资产;
第三, 专业、独立、多元化的资管团队为投资保驾护航;
第四, 透明、平稳、公平的投资利益分配机制,保险公司和保单持有人风险共担;
第五, 卓越的历史分红实现率数据可作为有效参考;
以上5点就解决了我们普通投资者在不具备全球投资的能力下,依然可以获得一个超越单一资产、单一国家地区(去风险化)所不能带来的利益。
比如友邦盈御3储蓄计划债券及固定收入工具主要投资于美国、加拿大、英国及亚太市场,增长型资产主要投资于美国、亚太区及欧洲市场。再比如宏利环球货币储蓄计划债券及其他固定收入资产大多数投资美国及亚洲市场,而非固定收入资产主要投资美国、欧洲和亚洲市场。
比如宏利多元化投资组合包含公开/私募市场、债券、香港股票、美国股票、林地、农地、房地产、私募股权、基础设施、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等另类资产。比如安盛的保险资金74%投向了固定收益,11%投向了房地产,3%投向了上市公司股票,6%投向了私募股权及对冲基金。
比如安盛最著名的资管公司IM,成立于1994年,全球拥有超过2600名员工和22个办事处,管理资产规模超7.6万亿港元。这里不得不提下另类资产投资领域,安盛深耕多年,管理另类资产规模高达1689亿欧元,拥有全球16个办事处超过400多名另类投资专业人士,在另类投资领域安盛IM获奖无数。比如忠意任命全球独立投资经理景顺资产管理公司来打理旗下多元货币储蓄保单的资金,资产托管人为新加坡法国巴黎銀行(BNP Paribas),这也是香港保险公司里面唯一一家聘请独立第三方资管和监管的。相对应的,比如友邦就是采取的多元化的资管策略,利用许多不同领域的市场领先专家,包含友邦内部和外部,寻找每种可投资资产类别的最佳资产管理公司。
香港分红储蓄保单的投资收益分为保证利益和非保证利益两部分,其中保证利益达到一定的持有时间可以保证投资本金的安全,100%不会产生亏损。非保证利益即保险公司为我们赚取超额收益的部分,这一部分主要由周年红利/复归红利+终期红利+货币户口利息组成。
每一份保单都有专属于它的投资策略、资产结构、风控策略以及红利利息分配政策,我们以安盛挚汇储蓄计划来简单做个示例。1、 资产选择主要投资地区以美国和亚洲市场为主,固定收益资产主要以美元计值的固定资产为主,同时会用衍生工具对冲货币风险。就增长资产,安盛投资环球市场但是会相对注重亚太地区(除日本)及其他已发展市场,并且定期做出检讨。2、 资产类别其中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及其他相似的投资工具占比从25%-80%灵活调配,增值资产(上市股票、私募股权、房地产、对冲基金等)占比从20%-75%灵活调配。3、 利益分配政策安盛会以审慎和严谨的态度管理我们的分红保单,确保公平对待保单持有人,保单持有人的合理期望以及红利的长期可持续性。并且承诺将90%的利润(亏损)通过非保证红利和利息分配给保单持有人。Ps:插入个小知识,内地监管要求内地分红保单保险公司和保单持有人之间就可分配盈余的分红比例为70%;为了应对市场的波动,安盛会设置分红缓和调整机制,以确保红利保持稳定。在市场表现较好的年份保留部分收益不予分配,同时在市场表现欠佳的年费予以补偿释出。
香港保险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840年割让给英国时期,至今有将近200年历史。不仅如此,香港保险市场上不少保险公司也都是有着同样百年历史。比如成立于1817年的法国安盛,1848年的英国保诚,1887年的加拿大宏利,1919年的上海友邦等。香港保险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不能再成熟的市场,同时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三次世界经济危机,一次区域金融危机,不仅没有衰退反而成为了亚洲地区最强的保险市场。就在不久前,香港地区刚签发出史上最大人寿保单,价值2.5亿美元,这足以充分证明香港保险在高净值和企业家人群的地位。我们也统计了香港市场上主流的储蓄产品历史分红数据,基本上可以达到100%及以上的水平,即使在个别年份较低,也极少低于90%。比如2016年生效的安盛安进储蓄计划,连续四年总价值比率超过100%,保单实际分红超出预期。再比如保诚1995年生效的更美好保障计划,在20年的历史长河中分红实现率只有2年低于100%,分别是2004年的98%和2006年的99%。在保诚官网公布的更美好第20年的实际回报率更是高达6.75%。随着香港保险监管新规在2024年1月1日生效,香港各大保司的储蓄产品分红数据将会更加透明,这将极大有利于保单持有人的利益。港险的相对优势1、 香港储蓄型保险长期分红年化可达6%-7%;2、 香港保险保单设计灵活,形态多样,功能丰富;3、 香港保险价格战激烈,通常有不错的促销优惠活动;其中最吸引内地客户去投保的,还是第一点,即长期年化收益可以达到6%-7%,比内地2.5%-4%高出近一倍。
风险因素与政策影响
在分析投资回报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两种保险产品面临的风险因素和政策影响。
内地方面,监管要求分红上限,大型险企不得超3.1%,中小险企不得超过3.3%。此外,保险公司自身的投资能力也会影响分红实现率。例如,某大型保险公司2023年分红实现率暴跌近90%,最大回撤157%,这反映出保险公司在投资端面临的压力。
香港方面,保险业监管局加强了合规性监管,打击无牌销售行为,并要求保险经纪公司遵循三大原则:合规性、专业服务和合理的佣金结构。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但也要求投资者更加重视与合规、专业的中介机构合作。
此外,汇率风险也是投资者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香港保险以美元计价,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会影响实际投资回报。因此,投资者在选择香港保险时,需要综合考虑汇率走势。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分红险和香港保险在投资回报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 分红险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整体收益率相对较低,预计2024年10月后为2.7%。
- 香港保险凭借全球投资能力和专业资管团队,长期年化收益可达6%-7%,远高于内地产品。
然而,高回报往往伴随着更高的风险。香港保险虽然收益诱人,但其全球投资特性也意味着更高的市场风险,且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因此,投资者在选择时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建议投资者在选择保险产品时关注以下几点:
- 明确自身需求:是追求稳健回报还是愿意承担一定风险以获取更高收益?
- 考虑风险因素:包括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和合规性风险。
- 选择可靠机构:无论是分红险还是香港保险,都应选择信誉良好的保险公司。
- 做好长期规划:保险产品通常期限较长,需要做好充分的财务规划。
最后,建议投资者在做出决策前咨询专业的保险顾问,充分了解产品特点和潜在风险,确保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