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I技术突破助力,湖北黄冈21年前被拐儿童全部寻回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05:5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I技术突破助力,湖北黄冈21年前被拐儿童全部寻回

2024年2月1日,湖北省黄冈市公安局举办了一场特殊的认亲活动。这一天,4名被拐儿童时隔21年后终于与亲生父母团聚。这场迟到的重逢,不仅标志着鄂东南系列拐卖儿童案的全面告破,更见证了中国警方在打击拐卖犯罪方面的不懈努力和科技突破。

01

21年的等待:4个家庭的团圆时刻

认亲现场的一幕幕场景令人动容。在浠水县,当汪春桃见到26岁的儿子时,她的心情复杂而矛盾。此前,民警曾告知她,儿子因粘多糖病导致发育异常,这让她既心疼又自责。但当看到儿子阳光开朗的样子,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在蕲春县,华受缨带来了儿子小时候最爱穿的玫红色毛衣。当她看到已经长成小伙子的儿子四肢健全、精神饱满时,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她从大衣口袋掏出一把彩色糖果,撒入儿子捧起的双手里,这一刻,时间仿佛回到了21年前。

02

科技助力:21年后的突破

这起案件的侦破之路充满艰辛。2002年至2003年间,湖北黄冈、黄石等地先后发生11起拐卖案,其中10名儿童下落不明。公安部高度重视,将其列为部督案件,湖北警方也成立了专案组,但受限于当时的侦查手段和技术条件,案件一直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转机出现在2009年,公安部建成全国“打拐”DNA数据库,要求采集被拐卖儿童的亲生父母,来历不明疑似被拐卖的儿童等人的血样进行DNA检验,并将数据录入全国数据库,打拐取得历史性突破。

黄冈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王子强,这位被誉为“鄂东神探”的法医出身警官,在接手该案后,将采集到的被拐孩子父母血样和DNA样本送到省厅比对,但未能在全国数据库中比对出结果。案件再次陷入瓶颈。

直到2019年,王子强得知有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失踪孩童照片的特征,关联出条件吻合的疑似人员。他立刻联系公安部相关科技部门,筛选出一份百人名单,并与广东警方合作,最终在2020年7月取得突破。经过比对,王子强陆续找回了多名被拐儿童。2023年技术更加精进,最后4人在很小的范围内被迅速找回。

03

一个狡猾的人贩子:王浩文的犯罪轨迹

这起系列拐卖案的主犯王浩文,是一个狡猾而危险的犯罪分子。1957年出生的他,高中文化程度,曾是村里少有的“高学历”。但他没有将聪明才智用在正道上,而是走上了拐卖儿童的犯罪道路。

王浩文曾因拐卖儿童被判刑,刑满释放后不思悔改,继续流窜作案。他通常以糖果等食物引诱儿童,并将他们贩卖到广东等地,每名儿童可获利数万元。为了逃避打击,他经常使用化名“王维”,甚至向养父母提供虚假的身份证复印件。

2014年7月,王浩文等6人被四川警方抓获。2023年4月,法院认定王浩文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面对确凿证据,王浩文却拒不认罪,对多起指控的拐卖事实提出异议。目前,案件正在二审阶段。

04

打击拐卖犯罪:2024年的突破与希望

2024年,是中国打击拐卖犯罪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除了王浩文系列拐卖案的告破,还有多个标志性案件取得进展:

  • 余华英拐卖儿童案:历经多次审理,最终在2024年12月19日,贵州高院作出终审裁定,维持死刑原判。
  • 《失孤》原型郭刚堂之子被拐案:2024年10月30日,山东高院作出终审判决,两名人贩分别被判处死缓和无期徒刑。
  • “梅姨案”:最后一名被拐儿童欧阳佳豪DNA比对成功,该案涉及的9名被拐儿童全部找回。

这些案件的突破,不仅展现了警方的不懈努力,更体现了科技进步在打击犯罪中的重要作用。DNA数据库、人工智能识别等技术的应用,为寻找被拐儿童提供了强大支持。

05

结语:团圆与希望

2024年2月1日的认亲活动,对于4个家庭来说,是21年等待后的团圆;对于警方来说,是科技助力下打击犯罪的胜利;对于社会来说,是正义与希望的象征。然而,正如寻亲者杨妞花所说:“更多人仍在路上。”打击拐卖犯罪,保护儿童安全,需要全社会的持续关注和参与。

这起案件的成功侦破,不仅让失散多年的家庭重新团聚,更彰显了公安机关打击拐卖犯罪的决心和成效。它告诉我们,无论时间过去多久,正义终将到来,团圆终会实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