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四川绵阳“胡祥雨工作室”:660个被拐儿童家庭重获团圆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07:1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四川绵阳“胡祥雨工作室”:660个被拐儿童家庭重获团圆

2019年以来,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胡祥雨工作室”已帮助超过660个被拐儿童家庭实现团圆,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一位被誉为“打拐英雄”的警官——胡祥雨的艰辛付出。

01

从警犬专家到“打拐英雄”

1979年出生的胡祥雨,1999年从中国刑警学院警犬技术专业毕业后,来到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队工作。在与警犬长达20年的朝夕相处中,他从一名普通训导员逐步成长为全国警犬技术专家、全国刑事技术青年人才。

2019年,胡祥雨转岗担任刑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面对岗位转换带来的重重挑战,他积极投身大案要案侦破,运用人像比对技术连续侦破3起沉积20年以上的命案积案。其间,在全国公安机关“团圆行动”中,失踪被拐儿童与亲生父母骨肉团圆的场景让他萌生了新的愿望。他主动请缨,负责打拐寻亲等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

02

科技创新:打拐寻亲的“加速器”

打拐寻亲看似简单,真正做起来却困难重重。所寻找的人与亲人离散时间长,大多数寻人线索只是一个模糊的地名、人名,甚至是乳名绰号,特别是被拐儿童,没有照片、没有记忆。加之世事变迁,很难找到突破口。另一方面,由于缺少精准指向,想要在茫茫人海中查找、分析、比对,进而找到有价值的线索,十分艰巨枯燥。有时想尽办法,用上一切技术手段,也不一定有结果。

面对这些挑战,胡祥雨积极整合DNA研判、互联网、公安大数据、人像比对等各类科技资源,实现了打拐工作信息化。他创立了“胡祥雨工作室”,建立了“团圆绵阳-我们在行动”微信群,招募1000余名志愿者,推动打拐工作向科技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03

具体案例:科技与人文的双重关怀

2023年9月,被拐至山东33年的赵某君与四川的亲生父母重聚。此时,罹患绝症需要亲生父母配型救命的他,已苦苦寻觅了400多个日夜。接到求助后,胡祥雨综合运用各类技术手段,终于帮他找到了亲人,延续了重生的希望。

2024年3月,一位患癌寻子妈妈向胡祥雨求助,寻找其1994年失踪被拐的儿子。胡祥雨运用DNA技术,通过长达3个月的深入工作,让他们成功团聚,了却了患癌妈妈在有生之年找到儿子的心愿。

04

社会影响:从一个人到一个工作室

2021年7月,绵阳市公安局设立“胡祥雨工作室”。2023年,“胡祥雨工作室”被四川省公安厅命名为“省级团圆工作室”,绵阳市妇联在此设立“祥雨圆家”妇女儿童维权站。从此,胡祥雨把自己的时间分割成两部分:上班时间,他协调处理本地打拐信息,研判涉拐信息;工作之余,他投身到微信群的网络公益寻亲中,建立起“团圆绵阳—我们在行动”微信群,先后招募1000余名志愿者,广泛发动和借助民间及网络力量开展宣传、线索收集初查、样本采集等工作,推动打拐工作向科技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2024年7月中旬,在四川省公安厅打拐办协调指导下,“胡祥雨工作室”联合天津卫视、北京缘梦公益基金,为当年找到的9名失踪被拐儿童及其原生家庭举行了团圆仪式,成功帮助他们实现团圆梦。像这样的团圆认亲仪式,胡祥雨已经见证了200多场,但直到现在,每一次的骨肉团聚场面,依然会触动他心中最柔软的那部分。

2024年,四川省公安厅部署打拐专项行动,胡祥雨工作室继续发挥重要作用,1月至9月,工作室面向全国失散家庭和寻亲儿童开展工作,采集寻亲人血样1112份,筛查有价值的寻亲线索3000余条,通过多种手段排查出历年失踪被拐人员220人,已找回各类失踪被拐人员125人。

05

结语:照亮寻亲者的回家路

胡祥雨常说:“我要帮孩子失踪的离散家庭实现团圆。”这是他从事反拐工作后的最大心愿。20余载从警路,胡祥雨曾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最美基层民警”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4次。胡祥雨深知,要走的路还有很长、要帮的人还有很多,他会将打拐寻亲一如既往做下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