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国人患高尿酸血症,新版指南提出运动饮食双管齐下
13.3%国人患高尿酸血症,新版指南提出运动饮食双管齐下
高尿酸血症:一场亟待重视的“代谢风暴”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总体患病率高达13.3%。这一疾病不仅会引发痛风,还与糖尿病、肾脏疾病、心血管病等多种严重疾病密切相关。面对这一健康挑战,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24年正式发布了《高尿酸血症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为患者提供科学的健康管理方案。
科学运动:让身体动起来
运动是控制高尿酸血症的重要手段。新版指导原则强调,患者应坚持规律运动,减少久坐时间。具体建议如下:
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
- 有氧运动:每周进行5-7次,累计时间150-300分钟。推荐快走、慢跑、骑车、游泳、八段锦、太极拳、球类活动等。
- 抗阻训练:每周2-3次,每次2-4组,每组8-12次,训练全身主要大肌群。
- 柔韧性训练:每周2-3次,每次拉伸10-30秒,每个动作重复2-4次。
控制运动强度
运动时,心率不应超过70%的储备心率(HRR)。储备心率是指最大心率(HRmax)与静息心率(HRres)之间的差值。最大心率可通过公式HRmax=207-(0.7x年龄)或HRmax=220-年龄来计算。目标心率则是储备心率乘以相应百分比再加上静息心率。
注意事项
- 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是急性痛风发作后,应循序渐进地恢复正常活动。
- 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应在病情稳定前提下选择最低强度的运动方案。
- 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维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
健康饮食:吃出健康
合理的饮食结构对控制尿酸水平至关重要。新版指导原则提出了以下饮食建议:
食物多样,限制嘌呤
每天应摄入不少于12种食物,每周不少于25种。以低嘌呤膳食为主,尽量避免动物内脏如肝、肾、心等。鸡蛋蛋白、牛奶可安心食用,豆制品在加工后嘌呤含量降低,可适量食用。推荐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的碳水化合物,全谷物占比不低于30%,膳食纤维摄入量达到25-30g。
蔬菜水果,多多益善
每天应摄入不少于500g的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水果摄入量建议为200-350g。鼓励摄入无糖咖啡、茶等植物性饮料和薏苡仁、益智仁等草本植物。
控制果糖摄入
限制果糖含量较高的食品,如含糖饮料、鲜榨果汁、果葡糖浆、果脯蜜饯等。
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每天饮水量建议在2000-3000ml。应限制饮酒,急性痛风发作、药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应不饮酒。
科学烹饪,少食生冷
推荐少盐少油的清淡饮食,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烹调油不超过25-30g。减少油炸、煎制等烹饪方式,肉类汆煮后食用不喝汤。避免过多生冷食品,以免促进尿酸盐结晶析出。
保持健康体重
超重肥胖者应在满足每天必需营养需要的基础上,通过改善膳食结构和增加规律运动,实现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消耗。减重速度以每周0.5-1.0kg为宜。
因地因时,择膳相宜
高尿酸血症的饮食调理还应考虑季节变化:
- 春季:起居应夜卧早起,适寒温,膳食清淡、爽口,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
- 夏季:暑热,食物以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为好,推荐吃丝瓜、冬瓜等,少吃海鲜、动物内脏、畜肉,少吃生冷。
- 秋季:起居应早卧早起,情志上要安定平和,少吃鱼、虾、螃蟹,推荐吃莲子、莲藕、荸荠、百合等甘凉、生津、润燥之品。
- 冬季:温补,居处宜保暖,注意御寒,膳食上控制火锅、烤串、肉汤等摄入。
结语
高尿酸血症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努力。通过遵循《高尿酸血症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的建议,科学运动,合理饮食,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