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救助站6年接力,失散20年亲人终团圆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18:0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救助站6年接力,失散20年亲人终团圆

2024年9月8日,对于张德明的家人来说,是一个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救助站,他们终于见到了失散20年的亲人。这一刻的重逢,凝聚了家人多年的期盼,也见证了永定区救助站工作人员6年来的不懈努力。

时间回到2003年,张德明在一次外出后突然失踪,家人多方寻找未果,这一找就是20多年。而张德明的归家之路,充满了曲折与艰辛。

2018年1月30日,永定区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在街头发现了一名流浪乞讨人员,他就是张德明。当时,他无法提供任何身份信息,也不会讲普通话,与人交流困难,疑似患有精神障碍疾病。救助站工作人员随即将他送往医院检查治疗,并为他取了一个新名字——赖民荣。

为了帮助赖民荣找到家人,救助站工作人员尝试了各种方法:在全国救助寻亲网上发布信息、进行人脸识别比对、采集DNA数据入库……然而,这些努力在最初几年里并没有带来任何线索。

“在精心照顾他、给他治病的同时,我们也没有停止寻找其家人的努力。”永定区民政局救助站分管人员邱祝湘回忆道。在赖民荣接受集中供养期间,救助站工作人员定期前往探视,与他交流聊天,关心他的生活状况,帮助他逐渐恢复健康。

转机出现在2024年9月初。通过公安机关的多方比对,赖民荣被确认为连城县新泉镇新泉村走失多年的张德明。当这一消息传来时,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和张德明的家人都激动不已。

“谢谢,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我弟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们家人身边。”在认亲现场,张德明的哥哥张德金紧紧握住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手,泪水在眼眶中打转。这一刻,所有的等待与努力都化作了最真挚的感谢。

张德明的案例只是民政救助工作中无数成功案例中的一个。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失散家庭在重逢后却面临着新的挑战。据“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始人张宝艳介绍,被拐或失踪人员在回归家庭后,往往需要重新建立对原生家庭的身份认同,这一过程充满困惑和矛盾。有的孩子会在两个家庭的情感拉扯中感到迷茫和痛苦,甚至出现自我定位失调。

针对这种情况,专家建议,除了基本的生活安置和医疗救助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后续救助机制。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马运瑞建议,司法机关应加强与政府各部门以及民间组织的合作,共同构建完善救助机制,为救助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要不断加强对于受害者的心理康复治疗,在生活上对其进行帮助,从而使他们能够顺利地融入社会生活。

永定区救助站的成功经验表明,民政救助工作不仅需要耐心和细心,更需要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法。从最初的发现和救助,到后续的身份核实和家庭团聚,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和执行。同时,救助站还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为受助人员提供医疗保障、心理辅导,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民政救助工作是一项充满温情的社会公益事业。它不仅帮助无数家庭实现了团圆梦,更传递了社会的关爱与温暖。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永定区救助站这样的机构和工作人员,用他们的爱心和专业精神,为更多失散家庭点亮回家的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