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土地究竟归谁所有?中国古代的土地政策变迁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15:5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土地究竟归谁所有?中国古代的土地政策变迁

2024年,国家宣布将从两个方面深入农村推进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的中国,农耕文明厚重悠久并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古代朝代的不断更迭中,统治者根据现实需要不断进行着土地改革,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新高考要求加强家国情怀的培养,掌握我国古代以及近代土地改革的变化过程和意义是必不可少的。接下来让小编带领同学们学习一下关于土地改革的知识点吧!
原始社会:
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土地属于氏族公社,集体耕种,平均分配。
变化出现(生产力发展,原始社会解体)
先秦时期:
土地的国有制(井田制),国王作为奴隶主阶级的代表占有全国的土地,然后分给大小奴隶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变化出现(铁犁牛耕的发展,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周王式微)
春秋时期:
井田制之外出现大量私田,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诸侯国为了增加收入,实行税制改革,促进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变。
战国时期:
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诸侯国通过变法运动在法律上确立了土地所有制。
秦朝时期:
实行土地私有法律化(“令 首自实田”),要求土地的占有者(地主以及自耕农)向官府报告占有土地的具体数额并按照规定缴纳一定的赋税,从而获得土地的所有权,土地私有开始受法律的保护。
汉朝时期:
统治者限制私人土地的规模,控制土地兼并。随着土地私有制的不断发展,土地兼并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地主囤积大量土地导致农民无地可种,阶级矛盾逐渐凸显。
隋唐时期:
封建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实行均田制,按照户口数量平均分配土地,平息由于土地分配不均导致的阶级矛盾尖锐问题。
但在唐朝中期,由于人口增长,豪强兼并,均田制逐步崩溃,随后封建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宋元时期:
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租佃契约制度逐渐出现。宋朝时统治者不实施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对地主兼并土地的行为管理放松,导致这时期土地买卖盛行,土地兼并日趋强烈,加剧了土地私有化。元朝时统治者大体采纳了宋朝时期的土地政策,但元朝末期积极的土地政策名存实亡,贵族与豪强地主对土地实行大肆兼并。
明清时期:
这段时期人口激增,统治者实行“占田制”鼓励农民垦荒,不抑制土地兼并,以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

土地制度的变革历程展现了经济与社会与政治之间的互相影响。系统梳理让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事实上,高考制胜不仅要求我们拥有深刻的思维,还要求我们具有牢固的知识储备。
围绕地主与农民这两大阶级,根本原因在于私有制的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相互协调。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进,反映了当时的土地制度特点。而封建经济的发展常常伴随着土地的兼并问题。土地兼并会阻碍封建经济的发展。
今天的干货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对大家有所助益的话,下方点赞和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看到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